[发明专利]车辆的空气阻力降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6855.2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06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中村信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B62D25/20;B62D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陈伟;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空气阻力 降低 装置 | ||
空气阻力降低装置包括:第1边条(ST1)及第2边条(ST2),其从车辆(V)的前方观察设置在前轮(R)的前方;以及通路(4),其由第1边条(ST1)和第2边条(ST2)形成,通路(4)在车辆(V)的前方开口,第1边条(ST1)和第2边条(ST2)中的位于车辆(V)的侧面(S1)侧的第2边条(ST2)沿车辆(V)的前后方向延伸,且从车辆(V)的中央侧朝向车辆(V)的侧面侧弯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空气阻力降低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作为降低车辆空气阻力的装置,提出了一种在车辆前部设有下部罩(50)、安装在前保险杠(30)上的空气阻尼(air dam,40)和位于空气阻尼与前轮车轮罩(6)之间的导流板(60)的构造(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装置中,在与前轮的车轮罩相比的车辆前方,以下部罩的罩前部封闭车辆前部的下表面开口,并且,以空气阻尼包围车辆前侧及车辆外侧,以导流板包围车辆后侧,从而构成车宽方向内侧开口且仰视观察呈扇状的凹腔部。由此,对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进行整流,且使得行驶风难以流入导流板的后方,其结果,在导流板的后方相对地形成负压区域,因此能够降低行驶中的空气阻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0913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中,并未考虑由于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与空气阻尼碰撞使得空气阻力增加而使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向车辆侧面退避的力。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课题,提供一种能够降低由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产生的空气阻力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边条,其从车辆前方观察设置在前轮的前方;以及通路,其由所述多个边条形成,所述通路在所述车辆前方开口,所述多个边条中的位于车辆侧面侧的边条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且从车辆中央侧朝向车辆侧面侧弯曲。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够降低由来自车辆前方的行驶风产生的空气阻力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底面侧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时的平面图。
图3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流向车辆的空气的速度分布图的一例。
图5是图4的A部处的速度分布图。
图6是示出作为对比例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立体图。
图7是基于作为对比例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流向车辆的空气的速度分布图的一例。
图8是图7的B部处的速度分布图。
图9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立体图。
图10是从车辆底面侧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时的平面图。
图11是示出第3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适当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空气阻力降低装置的立体图。并在图1中以箭头示出车辆V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另外,图1示出车辆V的左侧前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6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尤其是机动车辆的车身装置
- 下一篇:集成式自行车车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