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极结构体及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7360.1 | 申请日: | 2017-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29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1 |
发明(设计)人: | 寄崎理真;德野阳子;中具道;植松育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东芝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8;H01M50/40;H01M50/449;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吴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结构 二次 电池 | ||
1.一种电极结构体,其含有:
包含集电体和担载于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的含活性物质层的电极;和
包含有机纤维的层的隔膜;
所述有机纤维的层包含与有机纤维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的纵横比V1/H1为0.97以下的有机纤维,具有所述纵横比V1/H1的有机纤维在所述截面中与具有高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粗糙度的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相接,
所述V1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H1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面内方向水平的长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体,其中,所述有机纤维的层包含与有机纤维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的纵横比V2/H2为所述纵横比V1/H1以上的有机纤维,且所述有机纤维在所述截面中与具有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以下的粗糙度的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相接,
所述V2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H2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面内方向水平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结构体,其中,所述纵横比V2/H2为1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结构体,其中,进一步包含设置于所述有机纤维的层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绝缘性的中间层,具有所述纵横比V1/H1的有机纤维在所述截面中与具有高于所述中间层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粗糙度的所述中间层的表面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结构体,其中,所述有机纤维的层包含选自由聚酰胺酰亚胺、聚酰胺、聚烯烃、聚醚、聚酰亚胺、聚酮、聚砜、纤维素、聚乙烯醇及聚偏氟乙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有机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结构体,其中,所述中间层包含无机物。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极结构体,其中,所述纵横比V1/H1为0.2以上且0.97以下。
8.一种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和隔膜,
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分别包含集电体和担载于所述集电体的至少一面的含活性物质层,
所述隔膜包含与所述正极及所述负极中的至少一者的含活性物质层相对的有机纤维的层,
所述有机纤维的层包含与有机纤维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的纵横比V1/H1为0.97以下的有机纤维,具有所述纵横比V1/H1的有机纤维在所述截面中与具有高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粗糙度的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相接,
所述V1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H1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面内方向水平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有机纤维的层包含与有机纤维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截面的纵横比V2/H2为所述纵横比V1/H1以上的有机纤维,且所述有机纤维在所述截面中与具有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以下的粗糙度的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表面相接,
所述V2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厚度方向平行的长度,所述H2为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的面内方向水平的长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纵横比V2/H2为1以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进一步包含设置于所述有机纤维的层与所述含活性物质层之间的绝缘性的中间层,具有所述纵横比V1/H1的有机纤维在所述截面中与具有高于所述中间层的算术平均表面粗糙度Ra的粗糙度的所述中间层的表面相接。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二次电池,其中,所述有机纤维的层包含选自由聚酰胺酰亚胺、聚酰胺、聚烯烃、聚醚、聚酰亚胺、聚酮、聚砜、纤维素、聚乙烯醇及聚偏氟乙烯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有机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东芝,未经株式会社东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73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