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碟激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7673.7 | 申请日: | 2017-0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25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发明(设计)人: | 金南成;金圣勋;陈大铉;申东晙 | 申请(专利权)人: | EO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6 | 分类号: | H01S3/06;H01S3/105;H01S3/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徐剑兵 |
地址: | 韩国京畿道安养市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光 装置 | ||
1.一种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彼此面对,且同轴地配置;
第一薄碟及第二薄碟,分别包括激光介质与位于所述激光介质的背面的反射面,分别配置至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的顶点而与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一同形成激升光的多路径;
第一内部镜及第二内部镜,配置至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之间的空间而反射讯号光;以及
多个镜,配置至所述第一内部镜与所述第二内部镜之间的所述讯号光的光路径上,且
所述激升光通过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多次入射至所述第一薄碟与所述第二薄碟以激发所述第一薄碟及所述第二薄碟,
藉由在通过所述第一内部镜、所述第二内部镜及所述多个镜的所述激升光激发的所述第一薄碟与所述第二薄碟之间反复反射,所述讯号光放大,
所述讯号光不于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反射,所述激升光的多路径光学系统与所述讯号光的放大器光学系统是光学分离的且独立地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镜以自所述第一内部镜入射于所述第一薄碟的所述讯号光向所述第一内部镜侧反射的方式配置,
所述第二内部镜以自所述第二内部镜入射于所述第二薄碟的所述讯号光向所述第二内部镜侧反射的方式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部镜位于所述第一薄碟的正面的法线或在所述法线的附近,所述第二内部镜位于所述第二薄碟的正面的法线或在所述法线的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供给种子光的种子光源,所述第一薄碟及所述第二薄碟将种子光放大成所述讯号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自所述种子光源射出的种子光为偏光的激光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光路径转换器,所述光路径转换器配置至所述第一薄碟与所述第二薄碟之间的所述讯号光的光路径上,根据控制讯号变更所述讯号光的路径而向外部输出。
7.一种薄碟激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彼此面对,且同轴地配置;
第一薄碟及第二薄碟,分别包括激光介质与位于所述激光介质的背面的反射面,分别配置至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的顶点而与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一同形成激升光的多路径;
第一内部镜及第二内部镜,配置至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与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之间的空间而反射自所述第一薄碟及所述第二薄碟振荡的第一讯号光及第二讯号光;以及
第一讯号光输出耦合器及第二讯号光输出耦合器,分别将自所述第一内部镜及所述第二内部镜反射的所述第一讯号光及所述第二讯号光的一部分再反射至所述第一内部镜及所述第二内部镜,且使另一部分输出,
所述激升光通过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多次入射至所述第一薄碟与所述第二薄碟以激发所述第一薄碟及所述第二薄碟,
所述第一讯号光与所述第二讯号光不于所述第一抛物面反射镜及所述第二抛物面反射镜反射,所述激升光的多路径光学系统与所述第一讯号光及所述第二讯号光的放大器光学系统是光学分离的且独立地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EO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EO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767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波束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光放大模块和光放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