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笼及钢筋笼的形状恢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88541.6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柳井泰三;后藤孝;中村正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京铁钢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E04C5/18 | 分类号: | E04C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韩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箍筋 主筋 绑扎部件 钢筋笼 绑扎 角部 下边 方向交叉 可折叠的 形状恢复 右上角 右下角 下角 俯视 配置 | ||
可折叠的钢筋笼具备呈矩形的箍筋(5)、和配置于该箍筋(5)的四个角部的主筋(1~4)。主筋(1~4)和箍筋(5)在其交叉部由绑扎部件(6)绑扎。在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俯视该钢筋笼时,将箍筋(5)的上边部(5a)和位于右上角部的主筋(1)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第一方向倾斜。将箍筋(5)的上边部(5a)和位于左上角部的主筋(2)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倾斜。将箍筋(5)的下边部(5b)和位于右下角部的主筋(3)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上述第二方向倾斜。将箍筋(5)的下边部(5b)和位于左下角部的主筋(4)绑扎的绑扎部件(6)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折叠的钢筋笼和使该钢筋笼从折叠状态恢复到正常形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用于梁或柱等的钢筋笼具有多个主筋和互相平行的大量箍筋,其中,多个主筋互相平行地延伸;大量箍筋将这多个主筋包围,并在主筋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这些主筋和箍筋通过由金属丝构成的绑扎部件被绑扎。
通常在施工现场组装上述钢筋笼,但组装作业的效率低。在工厂组装钢筋笼并搬运至施工现场的情况下,虽然能够提高钢筋笼的组装作业的效率,但导致钢筋笼的搬运效率显著降低。这是因为钢筋笼容积大且笨重。
后述的专利文献1公开了如下方法:在工厂组装钢筋笼后,以折叠状态搬运至施工现场。根据该方法,能够同时提高钢筋笼的组装和搬运的效率。
更具体地说明专利文献1的方法。将主筋和箍筋在其交叉部通过绑扎部件临时绑扎。该临时绑扎是以箍筋相对于主筋能够旋转的程度较松地绑扎。通过该较松的临时绑扎,钢筋笼能够折叠,其以折叠状态被搬运,并在施工现场恢复成制造时的正常形状。
后述的专利文献2公开了如下钢筋笼:使用可伸缩的绑扎部件绑扎主筋和箍筋,由此钢筋笼能够折叠。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8347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38399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中,关于临时绑扎方法,未详细公开。较松的临时绑扎在施工现场将钢筋笼恢复到正常形状后,必须重新绑扎,耗费工时。
专利文献2中,未详细记载钢筋笼中主筋与箍筋的交叉部处的绑扎部件的朝向。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作出的,其提供一种钢筋笼,具备:多个主筋,其相互平行地呈直线延伸;多个箍筋,其包围上述多个主筋,并且,在上述主筋的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且相互平行;绑扎部件,其在上述主筋与上述箍筋的交叉部绑扎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上述绑扎部件各自配置为,架设于上述交叉部,并且通过由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划分而成的四个空间中的不相邻的两个空间,上述箍筋呈矩形,上述主筋至少配置于上述箍筋的四个角部,上述钢筋笼的特征在于,
在上述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从侧方观察上述钢筋笼时,上述绑扎部件向同向倾斜,
在上述钢筋笼处于水平的状态下俯视上述钢筋笼时,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右上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第一方向倾斜,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左上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与上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倾斜,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右下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上述第二方向倾斜,将位于上述箍筋的左下角部的上述主筋和上述箍筋绑扎的上述绑扎部件向上述第一方向倾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京铁钢株式会社,未经东京铁钢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85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