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机动车及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8872.X | 申请日: | 2017-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4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岸信之;友田明彦;佐佐木富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D45/00 | 分类号: | F02D45/00;G01P3/4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周丽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曲轴 脉冲 发生器 转子 误差 消除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实质上未产生燃烧转矩的状态下根据曲轴脉冲间时间检测各曲柄角的角速度的机构(4b、5b);
基于各曲柄角的角速度计算各曲柄角处的相对于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死点附近检测到的基准角速度的相对角速度的机构(7b);
在规定的曲柄角范围内对所述相对角速度进行累加以计算累加角速度的机构(8b);
从所述累加角速度或累加前的角速度中去除惯性转矩成分及抽吸转矩成分以计算去除后累加角速度的机构(9b、11b);
将所述去除后累加角速度除以所述基准角速度以计算齿间误差系数并学习的机构(10b);
将所述齿间误差系数乘以其学习后检测到的基准角速度来计算齿间误差成分的机构(12b);以及
从所述去除后累加角速度中去除所述齿间误差成分的机构(12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角速度的机构在燃料中断状态下检测角速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所述角速度的检测结果中去除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的机构(6b),其中,所述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是由从通过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的轮胎或辅机施加的负荷转矩以及发动机的滑动部件的摩擦引起的、车载发动机可能产生的角速度变化成分,
计算所述相对角速度的机构以将所述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去除后的角速度为对象,计算相对角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具有从所述角速度的检测结果中去除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的机构(6b),其中,所述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是由从通过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的轮胎或辅机施加的负荷转矩以及发动机的滑动部件的摩擦引起的、车载发动机可能产生的角速度变化成分,
计算所述相对角速度的机构以将所述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去除后的角速度为对象,计算相对角速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是不等间隔点火发动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动机是单缸发动机。
7.一种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量产车辆中实质上未产生燃烧转矩的状态下,根据曲轴脉冲间时间检测各曲柄角处的角速度,
基于各曲柄角的角速度计算各曲柄角处的相对于在发动机的压缩上死点附近检测到的基准角速度的相对角速度,
在规定的曲柄角范围内对所述相对角速度进行累加以计算累加角速度,
从所述累加角速度中去除惯性转矩成分及抽吸转矩成分以计算去除后累加角速度,
将所述去除后累加角速度除以所述基准角速度以计算齿间误差系数并学习,
将所述齿间误差系数乘以其学习后检测到的基准角速度来计算齿间误差成分,
从所述去除后累加角速度中去除所述齿间误差成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燃料中断状态下检测角速度。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脉冲发生器转子的齿间误差消除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所述角速度的检测结果中去除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以去除该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后的角速度为对象,计算相对角速度,其中,所述第1角速度变化成分是由从通过发动机驱动的车辆的轮胎或辅机施加的负荷转矩以及发动机的滑动部件的摩擦引起的、车载发动机可能产生的角速度变化成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887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火花点火发动机的扭矩的方法
- 下一篇:内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