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旋桨式风扇以及制冷循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89891.4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86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山本胜幸;中岛诚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4D29/38 | 分类号: | F04D29/3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李鹏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桨 风扇 以及 制冷 循环 装置 | ||
螺旋桨式风扇具有以轴心为中心旋转的旋转轴部和配设在旋转轴部的外周部的多个叶片,叶片具有至少一个使后缘敞开了的凹部,凹部的从后缘朝前缘延伸的内周侧的第一边朝外周侧弯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被使用在例如空调装置、换气装置等制冷循环装置中的螺旋桨式风扇以及具备该螺旋桨式风扇的制冷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螺旋桨式风扇(轴流送风机)寻求低噪音化。于是,提出了各种根据叶片的形状来实现低噪音化的螺旋桨式风扇。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螺旋桨式风扇:“螺旋桨式风扇在安装于风扇旋转轴的毂部上设有两个叶片,其中,上述叶片在与风扇旋转期间的空气流的流出部抵碰的叶片后缘部设有朝与空气流相反方向凹陷的大致圆弧状、V字形或多边形状的后缘凹部,且一方叶片配置成在以风扇旋转轴为中心的180°±5°的范围内与另一方叶片呈大致中心对称,当叶片外径尺寸为D1、毂部外径尺寸为D2、Rm=(D1-D2)/2时,在0.75Rm~1.25Rm的范围内,以由叶片弦线的长度L和叶片间的间距T形成的稠度σ=L/T为0.3~0.55的方式配置叶片”。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46795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的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通过将稠度σ设为0.3~0.55,实现了低噪音化。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技术中,由于凹部的内周侧呈直线形状,所以从正压面朝负压面泄漏的流动会增大。因而,存在不能充分实现低噪音化这样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该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以下螺旋桨式风扇以及具备该螺旋桨式风扇的制冷循环装置,该螺旋桨式风扇采用抑制了从正压面朝负压面泄漏的流动的叶片形状,实现了低噪音化。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具有:旋转轴部,该旋转轴部以轴心为中心旋转;以及多个叶片,该多个叶片配设在上述旋转轴部的外周部,上述叶片具有至少一个使后缘敞开了的凹部,上述凹部的从后缘朝前缘延伸的内周侧的第一边朝外周侧弯曲。
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具有利用配管连接了压缩机、第1热交换器、节流装置及第2热交换器的制冷剂回路,在冷却单元中,连同上述第1热交换器一起搭载有上述的螺旋桨式风扇,该螺旋桨式风扇作为向上述第1热交换器供给空气的机构。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由于叶片在后缘具有使从后缘朝前缘延伸的内周侧的第一边朝外周侧弯曲了的凹部,所以,凹部的内周侧的空气流沿着第一边的曲线形状,可抑制泄漏涡,能够实现低输入化以及低噪音化。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冷循环装置,由于在冷却单元中连同第1热交换器一起地具备上述的螺旋桨式风扇,所以降低了噪音。
附图说明
图1是从上游侧观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示意图。
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凹部的示意图。
图3是从上游侧观看现有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螺旋桨式风扇的I-I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螺旋桨式风扇的II-II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搭载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冷却单元的构成的一例的示意构成图。
图7是从上游侧观看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螺旋桨式风扇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89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