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维层叠造形装置、三维层叠造形方法及三维层叠造形物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0892.0 | 申请日: | 201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82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成田竜一;渡边俊哉;近藤明生;原口英刚;谷川秀次;北村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B33Y50/02;G01B11/25;G01N21/95;B22F3/16;B29C64/153;B29C64/39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海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维 层叠 造形 装置 方法 | ||
1.一种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具备:
基板;
粉末铺设单元,其用于在所述基板上铺设粉末以形成粉床;
射束照射单元,其用于以选择性地固化所述粉床的方式向所述粉床照射射束;以及
至少一个传感器,其用于测定所述粉床上的凹凸、通过向所述粉床照射所述射束而形成的造形面上的凹凸,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构成为,在下一层的造形完成之前,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对已实施的由所述粉末铺设单元进行的所述粉末的铺设中产生的凹凸的不良、或已实施的由所述射束照射单元进行的所述射束的照射中产生的凹凸的不良进行修正,
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测定所述粉床上的凹凸的第一形状测定传感器,
所述粉末铺设单元构成为,在由所述第一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凹凸的大小为容许范围以外时,在向所述粉床照射所述射束之前,再次铺设所述粉末以使得所述粉床的所述凹凸变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还具备部件更换警告部,在由所述粉末铺设单元进行的所述粉末的再次铺设之后,在由所述第一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凹凸的大小为所述容许范围以外时,该部件更换警告部发出促使进行所述粉末铺设单元的部件更换的警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测定所述造形面上的凹凸的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还具备粉末供给单元,该粉末供给单元用于向由所述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凹部选择性地供给所述粉末,
所述射束照射单元构成为,向由所述粉末供给单元供给至所述凹部的所述粉末照射所述射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测定所述造形面上的凹凸的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
所述射束照射单元构成为,向由所述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凸部照射所述射束。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测定所述造形面上的凹凸的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还具备凸部去除单元,该凸部去除单元用于将由所述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凸部去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还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用于至少对所述射束照射单元及所述凸部去除单元进行控制,
所述控制器构成为,
基于由所述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所述凸部的形状,判断所述凸部是否是在所述射束的照射时产生的飞溅物,
在所述凸部为所述飞溅物的情况下,将所述凸部去除单元控制为去除该飞溅物,
在所述凸部为飞溅物以外的情况下,将所述射束照射单元控制为向所述凸部照射所述射束。
7.一种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其中,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具备:
基板;
粉末铺设单元,其用于在所述基板上铺设粉末以形成粉床;
射束照射单元,其用于以选择性地固化所述粉床的方式向所述粉床照射射束;以及
至少一个传感器,其用于测定所述粉床上的凹凸、通过向所述粉床照射所述射束而形成的造形面上的凹凸,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构成为,在下一层的造形完成之前,基于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的测定结果,对已实施的由所述粉末铺设单元进行的所述粉末的铺设中产生的凹凸的不良、或已实施的由所述射束照射单元进行的所述射束的照射中产生的凹凸的不良进行修正,
所述至少一个传感器包括用于测定所述造形面上的凹凸的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
所述三维层叠造形装置还具备粉末供给单元,该粉末供给单元用于向由所述第二形状测定传感器测定出的凹部选择性地供给所述粉末,
所述射束照射单元构成为,向由所述粉末供给单元供给至所述凹部的所述粉末照射所述射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089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