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洁电离电极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1748.9 | 申请日: | 2017-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408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叶菲姆·里斯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塔迪兰消费技术产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3/74 | 分类号: | B03C3/74;H01T2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地址: | 以色列佩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洁 电离 电极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清洁一针型电离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型电离电极具有一主体及一尖端,其中所述尖端的一直径小于所述主体的一直径,所述方法包括:
在固定安装在相对端点的一弹簧的相邻的线圈之间往复滑动所述电极,以影响所述电极沿着一路线相对于所述弹簧的一轴线的至少一个往复移动,所述路线从所述弹簧的一外围延伸到其一内围;
其中:
在每个往复移动期间,所述电极的所述尖端在其至少一尽头处穿透所述弹簧,以与相邻的线圈相交,以及进而从所述电极的所述主体及所述尖端收集灰尘及其他废物沉积物;以及
所述弹簧作用成一高压电供应端子与所述电极之间的一电流耦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线圈移位一默认距离,所述默认距离小于所述电极的所述尖端的一直径,并且所述线圈的数量通过下列公式决定:
其中:
Q–是线圈数量,
dmax–是最大电极直径,以及
l–是相邻的线圈之间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为了改变所述相邻的线圈之间的一默认距离以容纳不同直径的电极,调整所述弹簧的压缩。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电极的一内部腔室排出废物,并且选择性地供给压缩空气到所述内部腔室。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次往复移动期间,所述电极的所述尖端穿透所述弹簧的一整个横截面,以在其相对尽头处与相邻的线圈相交,进而每个线圈能够从所述电极收集灰尘以及其他废物沉积物。
6.一种用于清洁一针型电离电极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型电离电极具有一主体及一尖端,其中所述尖端的一直径小于所述主体的一直径,所述装置包括:
一弹簧,固定地安装在相对端点,
所述电离电极,安装成相对于所述弹簧的一轴线往复移动,以及
一致动器柱塞,配置成接合所述电离电极,并且可操作成引起其沿着一路线的所述往复移动,所述路线从所述弹簧的一外围延伸到其一内围;
其中:
在每个往复移动期间,所述电极的所述尖端在其至少一尽头处穿透所述弹簧,以与所述弹簧的相邻的线圈相交,以及进而从所述电极的所述主体及所述尖端收集灰尘及其他废物沉积物;以及
所述弹簧作用成一高压电供应端子与所述电极之间的一电流耦合。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的线圈移位一默认距离,所述默认距离小于所述电极的所述尖端的一直径,并且所述线圈的数量通过下列公式决定:
其中:
Q–是线圈数量,
dmax–是最大电极直径,以及
l–是相邻的线圈之间的距离。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一可调整接触元件,为了改变所述相邻的线圈之间的一默认距离以容纳不同直径的电极,用于调整弹簧压缩。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电极形成为具有一内部腔室的一薄壁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柱塞具有一空气通道,配置成当所述电极附接到所述致动器柱塞时与所述内部腔室流体连通,用于经由所述通道供给压缩空气到所述电极的所述内部腔室,以及其中所述致动器柱塞配置成使得在每次往复移动期间,所述电极的所述尖端穿透所述弹簧的一整个横截面,以在其相对尽头处与相邻的线圈相交,进而每个线圈能够从所述电极收集灰尘及其他废物沉积物。
11.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离电极支撑在具有一内部腔室的一薄壁管的一末端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塔迪兰消费技术产品有限公司,未经塔迪兰消费技术产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174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