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速调管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1971.3 | 申请日: | 201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539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4 |
发明(设计)人: | 阿武俊郎;大久保良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电子管器件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J23/20 | 分类号: | H01J23/20 |
代理公司: | 31100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共振空腔 电子枪部 收集极 输出空腔 输入空腔 中间空腔 二次谐波 偏移 漂移管 速调管 空腔 行进 捕捉 | ||
速调管(10)包括电子枪部(A)、多个共振空腔(14a~14j)、收集极(15)以及多根漂移管(16a~16k)。多个共振空腔(14a~14j)包括沿着来自电子枪部(A)的电子(11)的行进方向依次定位的输入空腔(19)、多个中间空腔(21b~21i)以及输出空腔(20)。多个中间空腔(21b~21i)包括多个二次谐波空腔(23d、23g)。收集极(15)对经过多个共振空腔(14a~14j)的电子(11)进行捕捉。多根偏移管(16a~16k)设置在电子枪部(A)与输入空腔(19)之间、多个共振空腔(14a~14j)之间以及输出空腔(20)与收集极(15)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速调管。
背景技术
速调管是用于高频电力的增幅的电子管,该速调管包括发射电子的电子枪部、高频电力的输入部和输出部、高次谐波相互作用部以及对使用完毕的电子进行捕捉的收集极。高次谐波相互作用部由在电子的行进方向上排列的多个共振空腔构成。共振空腔包含输入高频电力的输入空腔、输出高频电力的输出空腔以及位于输入空腔与输出空腔之间的多个中间空腔。电子枪部与高次谐波相互作用部之间、构成高次谐波相互作用部的多个共振空腔之间、高次谐波相互作用部与收集极部之间分别通过漂移管连结。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速调管中,从电子枪部发射出的电子经过输入空腔,并且与位于输入空腔的前方的多个中间空腔相互作用而群聚。群聚的电子的动能施加至从输入空腔输入的高频波,使得群聚的电子在输出空腔处减速,从而作为增幅至目标输出的高频电力从输出部被提取。
此外,为了提高电子的群聚效果并使之高效化,具有一种将多个中间空腔中的一个用作二次谐波空腔的速调管。
然而,在速调管中存在下述技术问题:群聚的电子彼此容易被空间电荷排斥,从而容易在行进方向上扩散,此外,由于电子的速度存在差异,因此,无法使电子在输入空腔处均匀地减速,向高频电力转换的转换效率难以提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昭55-337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向高频电力转换的转换效率提高的速调管。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实施方式的速调管包括:
电子枪部,所述电子枪部发射电子;
多个共振空腔,所述多个共振空腔包括沿着来自所述电子枪部的电子的行进方向依次定位的输入空腔、多个中间空腔、输出空腔,所述多个中间空腔包括多个二次谐波空腔;
收集极,所述收集极对经过所述多个共振空腔的电子进行捕捉;以及
多根漂移管,多根所述偏移管设置在所述电子枪部与所述输入空腔之间、所述多个共振空腔之间以及所述输出空腔与所述收集极之间。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速调管的结构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速调管的管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示出了二次谐波空腔等的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速调管的管容器的一部分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共振空腔的间隔的图。
图4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速调管的管容器以及收集极的剖视图,是用于说明漂移管的直径的图。
图5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速调管的管容器以及收集极的剖视图,是示出了空腔单元等的图。
图6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速调管的管容器以及收集极的剖视图,是示出了空腔单元等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电子管器件株式会社,未经佳能电子管器件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19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