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去除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2502.3 | 申请日: | 2017-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24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局;赵成来;金勇振;金峻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克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5/00 | 分类号: | G06T5/00;G06T3/40;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姜虎;陈英俊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影像 中的 处理 对象 方法 执行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装置。去除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的方法能够包括:影像处理装置从影像中确定待处理对象的步骤;以及影像处理装置对待处理对象进行影像后处理的步骤,其中,待处理对象为无意间拍摄的对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去除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的方法及执行该方法的装置。更加详细地,涉及通过影像后处理来从由影像处理装置拍摄的视频信息中去除被包含的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对象的影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全向(omnidirectional)影像系统是指基于特定视点而记录全方位(360度)的影像信息的影像系统。与现有的影像系统相比,因获得非常宽的视角(field-of-view)的影像,由此,近来,在计算机视觉、移动机器人等研究领域及监视系统、虚拟现实系统、变焦(PTZ:pan-tilt-zoom)摄像机、视频会议等实用领域等,其应用的幅度逐渐变广。
使用各种方法,以用于获得全向影像。例如,基于满足单视点(single viewpoint)的光轴(optical-axis)而旋转一个摄像机并接合所获得的影像而生成全向影像。或者也能够使用将多台摄像机排列为环形结构而组合在各个摄像机中获得的影像的方法。用户使用用于获得各种全向影像的全向影像处理设备(或全向影像处理摄像机)而生成全向影像。
当通过全向影像处理装置生成全向影像时,可能存在被拍摄的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对象,需要对这种被拍摄的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对象进行后处理。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所有问题。
并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从由全向影像处理装置拍摄的全向影像中,将被拍摄的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对象确定为待处理对象,并通过影像后处理来从全向影像中处理待处理对象。
并且,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在对从全向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进行影像后处理之后,即使通过影像插值去除待处理对象,之后也会生成自然的全向影像。
技术方案
旨在达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代表性构成如下。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一种去除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的方法,其包括:影像处理装置从上述影像中确定上述待处理对象的步骤;上述影像处理装置对上述待处理对象进行影像后处理的步骤,其中,上述待处理对象为无意间拍摄的对象。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式,一种影像处理装置,用于从影像中去除待处理对象,其包括:通信部,用于与外部装置进行通信;以及处理器,可操作地与上述通信部连接,上述处理器从上述影像中确定上述待处理对象,对上述待处理对象进行影像后处理,其中,上述待处理对象是无意间拍摄的对象。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从由全向影像处理装置拍摄的全向影像中,将被拍摄的不必要(或不适当)的对象确定为待处理对象,并通过影像后处理来从全向影像中处理待处理对象
另外,在对从全向影像中的待处理对象进行影像后处理之后,即使通过影像插值去除待处理对象,之后也会生成自然的全向影像。
附图说明
图1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全向影像处理设备的概念图。
图2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位于全向影像处理设备的多个影像拍摄部的特性的概念图。
图3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影像拍摄部的成像线的概念图。
图4为显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多个影像拍摄部的成像线的概念图。
图5为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对待处理对象进行影像处理的方法的概念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克物流有限公司,未经林克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25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