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3141.4 | 申请日: | 2017-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6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明;韩云博;庄宏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4 | 分类号: | H04W72/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张卿;时林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请求传输资源上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该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使用第一数据传输资源,其中,该第一数据传输资源属于该网络设备为该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的周期性的数据传输资源;该网络设备在第一授权传输资源上向该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授权响应信息,该第一授权响应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终端设备能够使用该第一数据传输资源;该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一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数据传输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因此,能通过较少的消息交互即可让终端设备尽快确定用于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资源,从而能尽快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可以有助于或者有可能减少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时延。
本申请要求于2017年7月18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10586817.5、申请名称为“一种快速授权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通信领域中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知一种基于调度的传输机制,终端设备在传输上行数据之前,需要与网络设备进行多次信令交互后才能获得用于传输上行数据的资源,具体而言:该终端设备首先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调度请求(Scheduling Request,SR)信息,以便于告知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需要发送数据,该网络设备在接收到该SR信息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信息,该第一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二信息的资源,该第二信息用于指示该终端设备需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信息所指示的资源上向该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二信息,进而,该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二信息为该终端设备调度合适大小的资源,然后,该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第三信息来指示该终端设备发送数据时所使用的资源,从而,该终端设备基于该第三信息,在该第三信息所指示的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
但是,在该传输机制中,该终端设备与该网络设备需要进行4次信令交互后,该终端设备才能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信令交互次数较多,较多的信令交互会使得数据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时延较大。
目前正在制定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要求支持多种业务,其中,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对于时延的要求较高,上述现有技术无法满足类似URLLC业务等对于时延要求较高的业务。
因而,需要提供一种技术,能够减少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有助于或者有可能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有助于或者有可能减少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第一请求传输资源上发送的第一请求信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用于请求使用第一数据传输资源,其中,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资源属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的周期性的数据传输资源,所述周期性的数据传输资源用于传输上行数据,所述第一请求传输资源属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的周期性的请求传输资源,所述周期性的请求传输资源用于传输请求信息;
所述网络设备在第一授权传输资源上向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授权响应信息,所述第一授权响应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能够使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资源,所述第一授权传输资源属于所述网络设备为所述第一终端设备预配置的周期性的授权传输资源,所述周期性的授权传输资源用于传输授权响应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数据传输资源上发送的上行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31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