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热成型扁钢产品生产的金属板构件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3424.9 | 申请日: | 2017-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47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布里吉特·哈默;哈拉尔德·霍夫曼;托马斯·黑勒;塞巴斯蒂安·施蒂勒;格奥尔格·帕尔马;扬科·巴尼克;约纳斯·施瓦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2/02 | 分类号: | B21D22/02;C23C2/06;C23C2/12;C21D9/46;C22C38/00;C22C38/02;C22C38/06;C22C38/20;C22C38/24;C22C38/26;C22C38/28;C22C38/38;C22C38/58;C21D7/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张凯;张杰 |
地址: | 德国杜***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成型 产品 生产 金属板 构件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板构件和一种用于制造这种金属板构件的方法,与传统制造的金属板构件相比,该金属板构件由于较低的成型温度而能够节省能量,在较高的强度下实现提高残余伸长率并且在较高的强度下实现了尽可能高的阴极腐蚀防护能力潜力。根据本发明的金属板构件组成为(以重量%计):C:最多0.5%,Si:0.05‑1%,Mn:4‑12%,Cr:0.1‑4%,Al:最多3.5%,N:最多0.05%,P:最多0.05%,S:最多0.01%,Cu,Ni:总计最多2%,Ti,Nb,V:总计最多0.5%,稀土元素:最多0.1%,并且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其中C的含量%C和Cr的含量%Cr满足以下条件:(10×%C)+%Cr<5.5%。为了生产金属板构件,根据本发明将扁钢产品充分加热到至少200℃且至多800℃的加热温度,然后通过热成型将加热到加热温度的扁钢产品成型为构件,热成型的金属板构件的组织结构的5‑50体积%由奥氏体组成,并且其余由马氏体,回火马氏体或铁素体组成,其中铁素体份额也可以为“0”,并且其中组织结构的晶粒的平均晶粒直径小于5μm。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热成型扁钢产品而生产的金属板构件。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根据本发明的构件的方法。
如果在本文中给出了关于根据本发明的钢中的各个元素的合金含量的信息,则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其始终与重量有关(以重量%表示)。
相反,钢,扁钢产品或由其形成的构件的组织结构组分的数据总是与体积有关(以体积%表示)。如果提到的话,这里,奥氏体的比例是通过X射线衍射(XRD)以铁过滤的Co-Kα射线测量的。X射线衍射测量方法在以下来源中说明:DIN EN 13925-多晶和非晶态材料的X射线衍射,2003_7版的第1和2部分,2005版第3部分。如果提及,其他组织结构组分分别在硝酸乙醇腐蚀液(Nital)蚀刻后通过光学显微镜鉴定。
根据本发明的扁平钢制品是轧制产品,例如钢带,钢板或由此获得的裁切段以及板坯,其厚度显著小于其宽度和长度。
本文中提到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Rm,屈服极限Rp0.2和断裂延伸率A80根据DIN ENISO 6892-1:2017-02确定。
背景技术
由EP 2 383 353 A2中已知高强度的含Mn钢的实例,其作为涂层或未涂层的热轧或冷轧带材具有至少4%的断裂延伸率A80和900-1500MPa的抗拉强度。除了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外,这些钢还包含(以重量%计):C:最多0.5,Mn:4至12%,Si:最多1.0%,Al:最多3%,Cr:0.1-4%,Cu:最多2.0%,Ni:最多2.0%,N:最多0.05%,P:最多0.05%;S:最多0.01%,以及任选地来自“V,Nb,Ti”组的一种或多种元素,这些元素的含量的总和最多为0.5%。此外,在EP 2 383 353 A2中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经涂层的或未经涂层的热轧或冷轧带材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将以上述方式组成的钢熔体浇铸成钢束或带材,随后将其进行热处理以将其加热到1150-1000℃的热轧起始温度,由此生产初始产品。然后将相应的初始产品热轧成热轧带材。然后将制成的热轧带卷成卷材。该工作步骤随后可以任选地进行热轧带材的退火,经退火的热轧带材的冷轧,冷轧带材的退火以及热轧或冷轧带材的表面涂层。
由EP 2 778 247 A1已知一种通过在两相区域中加热之后,即在加热到相应钢合金的Ac1和Ac3温度之间的温度之后对钢板进行热压成型来制造构件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将由铁,不可避免的杂质和(以重量%计)C:0.01-0.5%,Si:最多3.0%,Mn:3-15%,P:0.0001-0.1%,S:0.0001-0.03%,Al:最多3%,N:最多0.03%组成的扁坯加热到1000-1400℃,热轧,然后在从钢的Ar3温度到1000℃的温度范围内最终热轧。将获得的热轧带材卷起,退火然后冷轧。然后将热轧带材加热到介于相应钢合金的Ac1和Ac3温度之间的温度并进行热压成型。由此获得的构件的组织结构的5-50体积%由残余奥氏体组成,其余为马氏体,回火马氏体,贝氏体或铁素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未经蒂森克虏伯钢铁欧洲股份公司;蒂森克虏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34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