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压提供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3504.4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457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山根梨江;加藤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2H5/04 | 分类号: | H02H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电压 提供 电路 | ||
1.一种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具备插入于直流电源与负载之间的电源线和接地线,该直流电压提供电路还具备:
状态保持电路,其构成为能够取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电源连接电路,其插入于所述电源线和所述接地线中的至少任一方,在所述状态保持电路为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源连接电路为连接状态,在所述状态保持电路为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电源连接电路为切断状态;
温度探测部,其探测异常发热,来将所述状态保持电路设为所述第二状态;以及
复位电路,其用于将所述状态保持电路设为所述第一状态,
其中,所述电源连接电路具备插入于所述电源线的第一开关元件,
所述温度探测部具备插入于所述直流电源侧的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接地线之间的、由第一电阻与热敏电阻串联连接而成的分压电路,
所述状态保持电路具备晶闸管,该晶闸管的门极连接于所述分压电路的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热敏电阻的连接点,该晶闸管的阴极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
所述电源连接电路还具备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与所述接地线之间的第二电阻,
所述复位电路具备连接于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晶闸管的阳极之间的第二开关元件,在该第二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接受根据与所述负载连接的电源端子的电压而变化的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所述第二开关元件分别是场效应晶体管、双极晶体管中的任一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通过将所述负载侧的所述电源线与所述负载分离,所述第二开关元件成为断开状态且所述第一开关元件成为接通状态,从而解除所述电源线的直流电压提供的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晶闸管包含PNP型晶体管和NPN型晶体管,
所述PNP型晶体管的集电极与所述NPN型晶体管的基极连接,
所述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与所述NPN型晶体管的集电极连接,
所述PNP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相当于所述晶闸管的所述阳极,
所述PNP型晶体管的所述集电极与所述NPN型晶体管的所述基极的连接点相当于所述晶闸管的所述门极,
所述NPN型晶体管的发射极相当于所述晶闸管的所述阴极。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敏电阻是正特性热敏电阻,
所述分压电路的所述第一电阻侧的端部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的所述正特性热敏电阻侧的端部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敏电阻是负特性热敏电阻,
所述分压电路的所述负特性热敏电阻侧的端部与所述电源线连接,
所述分压电路的所述第一电阻侧的端部与所述接地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与所述分压电路的所述热敏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一电容器、与所述第二电阻并联连接的第二电容器、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侧的所述电源线与所述接地线之间的第三电容器、连接于所述直流电源侧的所述电源线与所述PNP型晶体管的基极之间的第六电阻、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开关元件的控制电极与所述晶闸管的阴极之间的第七电阻中的至少1个电容器或电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线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关元件与所述负载之间中途分开,所述接地线能够在所述接地线中的同所述第二电阻的连接点与所述负载之间中途分开,
通过1对连接器来使分开的所述电源线连接且使分开的所述接地线连接,
所述热敏电阻监视所述连接器附近的异常发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直流电压提供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是USB连接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350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