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无线网络中交换消息的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4762.4 | 申请日: | 201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2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高音;黄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无线网络 交换 消息 方法 系统 | ||
公开了用于基站的集中式单元和分布式单元彼此可操作地协作的方法和系统。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包括:在确定将第三无线通信节点切换到无线资源控制非活动模式时,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发送第一消息。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协作以用作无线网络中的第一基站。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网络中的两个无线通信节点之间交换消息。
背景技术
由于5G新无线(NR)通信网络(5G网络)中用户的大规模连接和更高的速率要求,在LTE长期演进)通信网络中,BBU(基带单元)和RRU(无线远程单元)之间的前传接口CPRI(公共无线接口)的传输容量面临巨大挑战。因为CPRI接口传输已经通过物理层编码处理的I/Q(实/虚)信号,所以CPRI接口对传输延迟和带宽有更严格的要求。如果5G F1接口速率增加到每秒几十千兆位(Gbps),则CPRI接口上的流量需求将上升到每秒兆兆位(Tbps)级别,这将增加网络部署的成本和难度。因此,在5G网络中,考虑到传输容量、传输延迟、部署便利性和其他方面,需要重新定义前传接口的划分。例如,考虑到非理想的前传传输,当划分基站(BS)时,可以将对延迟不敏感的网络功能放在诸如集中式单元(CU)之类的第一网元中,并将对延迟敏感的网络功能放在诸如分布式单元(DU)的第二网元中。在第一和第二网元之间存在理想和/或非理想的前传传输。
此外,由于5G网络可以支持多种应用,例如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等,预期在上述一些应用中要使用的越来越多的用户设备装置(UE)将由电池供电。因此,UE在5G网络中的功耗已成为优化或降低的预期参数之一。为此且此外,为了减少5G网络中随机接入网(RAN)和核心网(CN)之间的信令开销,已经提出了一种新的无线资源控制(RRC)状态,即“RRC INACTIVE状态”。应当理解,在UE已经不活动了一段时间之后,相应的RAN(例如,BS)可以请求UE切换到RRC INACTIVE状态。与已知的RRC IDLE状态不同,当UE处于RRC INACTIVE状态时,UE仍然可以四处移动并处理寻呼消息。
然而,迄今为止,尚未进行关于将BS分为CU和DU时如何将UE切换到RRC INACTIVE状态的研究。此外,当UE在RRC INACTIVE状态下移动到新区域(例如,随机接入网(RAN)通知区域)时,尚未进行关于CU和DU如何处理更新这种新的RAN通知区域的过程的研究。因此,需要一种方法和系统,以使CU和DU相互协作来处理这种情况,从而满足5G网络的预期需求。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旨在解决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相关的问题,以及提供通过结合附图参考以下详细描述将变得显而易见的附加特征。根据各种实施例,本文公开了示例性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是通过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呈现的,并且对于阅读本公开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在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一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包括:在确定将第三无线通信节点切换到无线资源控制非活动模式时,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向第二无线通信节点发送第一消息。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协作以充当无线网络中的第一基站。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由第二通信节点执行的方法包括:接收由第一无线通信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以及将包括在第一消息中的第一编码容器传递给第三无线通信节点,其中第一编码容器被配置成将第三无线通信节点切换到无线资源控制非活动模式。第一和第二无线通信节点协作以充当无线网络中的第一基站。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且仅仅描述了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便于读者理解本发明。因此,附图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发明的广度、范围或适用性的限制。应当注意,为了清楚和便于说明,这些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47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链牙链带制造装置
- 下一篇:气体燃料供给系统和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