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底和鞋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5703.9 | 申请日: | 2017-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25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泽田大辅;原野健一;立石纯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
主分类号: | A43B13/04 | 分类号: | A43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张黎;王刚 |
地址: | 日本国兵库县神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底和鞋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轻量性优异的鞋,该鞋通过用具备片材主体和分散于该片材主体中的发泡状态的聚合物颗粒的弹性体片材来构成外底,从而使接地面的结构得以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外底和具备外底的鞋。
背景技术
以往,运动鞋等鞋由许多构件构成。
例如,鞋底由内底、鞋垫、中底、外底等构件构成。
对鞋要求不仅使穿着者感受到良好的穿着舒适度,而且对跑步、停止这样的穿着者的活动进行辅助的功能。
由此,在鞋的接地面,以往设置有复杂的凹凸形状(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
另外,为了发挥优异的抓地性,构成这样的接地面的外底以往由非交联橡胶片材、交联橡胶片材等弹性体片材构成。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1-51038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接地面具有凹凸的鞋不仅通过凸部的边缘对地面发挥优异的抓地性,而且由于凸部容易变形,从而在与地面之间容易确保比较大的接触面积的方面也发挥优异的抓地性能。
例如,在外底上交替排列设置有凸条和凹槽的鞋的情况下,不仅能够使上述凸条的边缘突入至地面的凹部,而且即使由小石子等形成的突起存在于地面侧,也能够在相邻的凸条之间扩开而使上述突起进入凹槽内,从而抑制地面与外底成为点接触的状态。
上述那样的效果通常通过使凸部达到一定程度的高度从而显著地发挥。
然而,若在鞋底形成高的凸部、深的凹部,则有可能导致鞋底变厚的结果从而使鞋变重。
另外,若在接地面设置深的凹部,则容易夹住小石子等,从这方面考虑,有可能使鞋的穿着舒适度降低。
根据如上所述的情况,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对简化接地面的结构有效且对鞋的轻量化有用的外底,进而提供一种能够给穿着者带来轻快感的鞋。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底,具备构成接地面的至少一个弹性体片材,上述弹性体片材具备由弹性体构成的片材主体和分散于该片材主体中的多个聚合物颗粒,该多个聚合物颗粒是在内部具有多个空隙的发泡颗粒。
另外,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提供一种具备这样的外底的鞋。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个方式的鞋的示意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鞋的接地面侧观察外底的样子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例示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鞋1具有鞋面材料2、中底3和外底4。
本实施方式的鞋1具有连接脚后跟部末端HC与脚尖部前端TC的鞋中心轴Cx。
应予说明,以下,将沿着鞋中心轴Cx的方向X上的鞋1、脚等的尺寸称为“长度”,将在该方向X上朝向脚尖侧的方向X1称为“前方”等,将朝向脚后跟侧的方向X2称为“后方”等。
另外,以下,将鞋1以自然状态载置在水平面HP上时与该水平面HP平行且与上述长度方向X垂直的方向Y称为“宽度方向”,将在该方向Y上朝向内脚侧的方向Y1称为“内侧”等,将朝向外脚侧的方向Y2称为“外侧”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爱世克私,未经株式会社爱世克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5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极坐标系统的镜头驱动器
- 下一篇:滥用空中用途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