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多载波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80096896.X | 申请日: | 2017-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57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牛丽;赵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12 | 分类号: | H04W72/12;H04W24/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谭营营;胡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载波 系统 中的 上行 传输 方法 装置 | ||
公开了一种用于多载波系统中的上行链路载波选择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一信息的消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值;以及向无线通信节点报告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二信息。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多载波系统中的上行链路载波选择和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无线通信服务,这将大大增加无线通信系统对带宽的需求。因此,必须有效地利用用于商业通信系统的传统的300兆赫兹(MHz)到3千兆赫兹(GHz)的频率范围,以满足对未来无线通信服务的市场需求。
在未来的5G无线通信系统(也称为新无线电(NR))中,载波频率可能会高于传统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载波频率。例如,可以预期的是,NR通信系统可以在28GHz、45GHz和高达100GHz的频率下操作以传递具有更高带宽的高数据速率,从而具有更高的小区吞吐量。除了更高的操作频率和更宽的信道带宽外,通过使用更复杂的信号结构以及在NR通信系统和协议中的其他技术(例如,高阶调制方案,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等),可以在5G NR中实现更高的频谱效率。
在具有足够高的信噪比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具有高带宽的高频载波。通常,当UE固定或以小速度移动时,尤其是在非常小的小区BS区域内(例如,家庭基站)并且在出色的环境条件下,当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靠近基站(以下称为“BS”)时,可获得较强的直接视线(direct line of sight)。换句话说,由于与高频载波相关的高路径损耗,为了实现与使用低频载波的传输相同的覆盖可靠性,使用高频载波的传输需要相对较大的传输功率,其在下行链路(DL)传输中是可管理的,其中可以调整BS的传输功率。然而,对于上行链路(UL)传输,由于UE上的功率限制,使用高频载波来提高小区吞吐量和带宽是具有挑战性的。考虑到终端的最大传输功率为23dBm,路径损耗越大,载波的带宽越小。简而言之,对于具有高频载波的通信系统,UE的上行链路传输受到其最大传输功率的限制,这也限制了UE传送的资源的带宽,从而影响了上行链路吞吐量。因此,由于潜在的路径损耗较低,与在高频下操作的那些通信系统相比,在低频下操作的通信系统可以具有更高的吞吐量。
为了解决使用高频载波的有限上行链路吞吐量的问题,可以引入SUL(补充上行链路)载波。更具体地,可以在小区中配置高频带中的一个上行链路载波和一个下行链路载波以及低频带中的一个上行链路载波,这可以提供更大的覆盖范围。然而,考虑到生产实现的复杂性和前向兼容性,仅有一个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HARQ(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实体。因此,具有多频带能力的UE只能使用一个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频带,并且因此,该UE不支持在两个上行链路载波上的同时传输。因此,需要开发协议来选择用于多载波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载波。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解决与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有关的问题,以及提供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将变得显而易见的附加特征。根据各种实施例,本文公开了示例性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示例而非限制给出的,并且对于阅读了本公开内容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在保持在本发明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由无线通信设备执行的方法,包括:从无线通信节点接收包括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一信息的消息;基于第一信息,确定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至少一个功率余量(PH)值;以及向无线通信节点报告至少一个第一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二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8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