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包括气动控制阀的工业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80096911.0 | 申请日: | 201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31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莱昂内尔·亚伯拉罕 | 申请(专利权)人: | 沃尔沃卡车集团 |
主分类号: | F15B13/07 | 分类号: | F15B13/07;B62D1/187;F15B11/20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高伟;梁晓广 |
地址: | 瑞典,***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包括 气动 控制 工业 设备 | ||
1.一种工业车辆(2),所述工业车辆(2)包括气动系统(4)、第一机械装置(36)和第二机械装置(38),所述工业车辆包括转向柱(30)、方向盘(32)、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
其中,所述第一铰接件允许所述转向柱(30)相对于所述车辆的固定框架(34)围绕相应的第一旋转轴线(X36, X37)的枢转运动(F2,F2'),
其中,所述第二铰接件允许所述方向盘(32)相对于所述转向柱(30)围绕第二旋转轴线(X38)的倾动运动(F1),
所述气动系统(4)包括:
- 第一气动致动器(6),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用于命令所述第一机械装置(36),
- 第二气动致动器(8),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用于命令所述第二机械装置(38),
- 气动控制阀(10),所述气动控制阀(10)能够在多个状态之间切换,以命令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
其中,所述第一机械装置(36)是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二者中的任一个铰接件的锁定机构,而所述第二机械装置(38)是另一个铰接件的锁定机构,
其中,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适于在处于激活状态时解锁所述第一铰接件的所述锁定机构并在处于停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一铰接件的所述锁定机构保持锁定,并且其中,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适于在处于激活状态时解锁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所述锁定机构并在处于停用状态时使所述第二铰接件的所述锁定机构保持锁定,
其中,所述气动控制阀(10)包括致动部(56),所述致动部(56)能够在以下位置之间平移:
- 闲置位置,所述闲置位置对应于第一状态(S1),在所述第一状态(S1)下,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处于所述停用状态,
- 第一推动位置,所述第一推动位置对应于第二状态(S2),在所述第二状态(S2)下,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处于所述停用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处于所述激活状态,和
- 第二推动位置,所述第二推动位置对应于第三状态(S3),在所述第三状态(S3)下,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处于所述激活状态并且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处于所述停用状态,
并且其中,所述第一推动位置对应于在所述闲置位置与所述第二推动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车辆(2),其中,通过将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与对所述气动系统(4)进行供应的压缩气体源(12)连接或者与所述气动系统(4)的排气管线(18)连接,所述气动控制阀(10)适于根据所选择的状态来选择性地分别激活或停用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车辆(2),
其中,所述第一状态(S1)对应于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二者的停用状态,
其中,所述第二状态(S2)对应于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的激活状态和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的停用状态,
并且其中,所述第三状态(S3)对应于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的激活状态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的停用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车辆(2),其中,所述气动控制阀(10)包括:
- 第一出口端口(P21)和第二出口端口(P22),所述第一出口端口(P21)和第二出口端口(P22)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气动致动器(6)和所述第二气动致动器(8)的输入端口,
- 供应端口(P1),所述供应端口(P1)连接到对所述气动系统(4)进行供应的压缩气体源(12),
- 排气端口(P3),所述排气端口(P3)连接到所述气动系统(4)的排气管线(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业车辆(2),其中,当所述致动部(56)从所述第一推动位置朝向所述第二推动位置移动时,所述气动控制阀(10)适于抵抗增加的对所述致动部(56)的移位的机械阻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沃尔沃卡车集团,未经沃尔沃卡车集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800969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