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0595.8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64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本诺·席费尔;托马斯·魏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02 | 分类号: | B61D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头部 本实用新型 侧壁区域 车辆端部 车辆运行 轨道车辆 部段 拱盖 拱起 向内 罩状 车身 自由 | ||
1.一种车辆,其具有:中部的车身部段(11)和连接于其上的、在车辆运行时形成自由的车辆端部的车辆头部(12),
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辆头部(12)具有罩状突出的顶区域(13),所述顶区域拱盖所述车辆头部(12)的位于所述顶区域下方的、朝车辆中线方向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
所述车辆是轨道车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罩状突出的所述顶区域(13)和位于其下方的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通过棱边分开,在所述棱边处,罩状突出的所述顶区域(13)的外表面和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的上部的面部段(141)彼此成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棱边,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完全或至少部段地对于侧风在避风侧上形成流动分离棱边(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风具有相对于行驶方向成10°至30°之间的角度的风迎流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突出的所述顶区域(13)的外表面和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的所述上部的面部段(141)之间的角度(γ)在70度和11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罩状突出的所述顶区域(13)的外表面和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的所述上部的面部段(141)之间的角度(γ)在80度和100度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棱边,沿车辆纵向方向观察,部段地形成最靠外的侧壁区域,和/或
-突出的所述顶区域(13)的所述外表面和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的所述上部的面部段(141)形成向外定向的楔形部(3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部(30)水平地向外定向。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部(30)的上部的楔面(31)和竖直线之间的角度(α)在30度和60度之间,
-所述楔形部(30)的下部的楔面(32)和竖直线之间的角度(β)在30度和60度之间,和/或
-所述楔形部中线(33)或楔形部纵轴线以相对于水平线成±20度的角度定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形部(30)的上部的楔面(31)和竖直线之间的角度(α)在40度和50度之间,和/或
-所述楔形部(30)的下部的楔面(32)和竖直线之间的角度(β)在40度和50度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的所述上部的面部段(141)在上方棱边锐利地邻接于突出的所述顶区域(13)并且在下方曲率不变地邻接于腰部(142),所述腰部形成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的最靠内的部段。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
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内拱起的侧壁区域(14)具有下部的面部段(143),所述下部的面部段邻接于下方的、凸状的侧壁区域(16),和
-所述下部的面部段(143)和所述下方的、凸状的侧壁区域(16)之间的过渡部是曲率不变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未经西门子移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059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铝电动平板车
- 下一篇:一种地板布和夹层板复合轨道客车车厢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