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0760.X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加藤登;天野信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Q7/00 | 分类号: | H01Q7/00;G06K19/077;H01Q1/2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慧群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导体 天线装置 线圈元件 电子设备 辐射导体 基材 供电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 二次侧线圈 端子连接 天线线圈 通信对方 磁耦合 导体部 第一端 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天线装置以及电子设备。天线装置(301)具备基材和天线线圈的线圈元件,所述线圈元件具有:线圈导体;第一端子,与该线圈导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子,与线圈导体的第二端连接;以及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从作为线圈导体的一部分的二次侧线圈导体部引出。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与供电电路连接,基材具有与第三端子以及第四端子连接的辐射导体,线圈元件以及辐射导体与通信对方侧天线进行磁耦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线圈元件的天线装置,特别是,涉及与导电性构件一起使用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示出了一种天线装置,其中,通过在形成于电路基板等的导体面的开口部经由供电元件连接供电电路,从而将导体面作为辐射元件的一部分来利用。
上述供电元件是具备相互进行磁耦合的一次线圈和二次线圈的绝缘型变压器,使RFIC等的供电电路与导体面的开口部进行阻抗匹配。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5655959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课题
上述天线装置与通信对方的天线进行磁耦合,用于HF波段、UHF 波段的通信系统。但是,若通信对方的天线产生强磁场且对该天线强烈地进行磁耦合,则在上述绝缘型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施加高电压,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有可能绝缘击穿而短路。这种短路是致命的破损,若产生短路,则变压器的功能丧失,不能发挥作为天线装置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除了变压器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的绝缘击穿的问题的天线装置以及具备该天线装置的电子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1)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基材;以及
天线线圈的线圈元件,具有:线圈导体;第一端子,与该线圈导体的第一端连接;第二端子,与所述线圈导体的第二端连接;以及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从作为所述线圈导体的一部分的二次侧线圈导体部引出,
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与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基材具有与所述第三端子以及所述第四端子连接的辐射导体,
所述线圈元件以及所述辐射导体与通信对方侧天线进行磁耦合。
根据上述结构,自耦变压器由用作一次线圈的连接在第一端子与第二端子之间的线圈导体和作为所述线圈导体的一部分且用作二次线圈的二次侧线圈导体部构成。因此,可避免像绝缘型变压器那样的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之间的绝缘击穿的问题。
(2)优选地,所述线圈元件具备绝缘体,所述线圈导体形成在所述绝缘体内,所述第一端子、所述第二端子、所述第三端子以及所述第四端子形成在所述绝缘体的外表面。由此,仅通过在基材对线圈元件进行表面安装,就能够容易地构成天线装置。
(3)优选所述辐射导体是形成环开口的环状导体。由此,构成辐射效率高的天线装置。
(4)优选还具备相对于所述环状导体串联地连接的电容器。由此,由环状导体和电容器构成谐振电路,环状导体的驱动效率(功能用途)增加。
(5)优选地,所述基材包含与所述环状导体导通且包围所述环状导体的周围的面状导体。由此,面状导体也有助于辐射,天线装置的辐射效率提高。
(6)优选地,所述二次侧线圈导体部在所述基材的俯视下与所述面状导体不重叠。由此,穿过二次侧线圈导体部的磁通量不易被面状导体所屏蔽,二次侧线圈导体部与环状导体的耦合系数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0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