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脊柱侧凸矫正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0768.6 | 申请日: | 2017-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313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文良圭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井宇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3B23/02;A63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赛嘉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04 | 代理人: | 王达佐;洪欣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脊柱 矫正 工具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其根据使用人员的操作调节倾斜角度,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本实用新型由于其结构简单,任何人都可以轻松使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持续使用,而且不受场所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进行矫正运动,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会感到任何不便,并且解决脊柱侧凸的矫正和治疗负担。而且,当踩在倾斜的踏板并抬起脚尖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的同时伸直脊柱,从而可以正确地矫正姿势,并使平时不经常使用的小腿肌肉等进行运动,对使用人员的健康也有很大的效果。并且,由于底板和倾斜板在水平状态下以彼此相接的方式形成,因此可以以层叠状态保管,易于保管在狭窄的空间内,并且,防滑垫的固定垫或附着于固定垫的防滑部件使用磁铁材料,刺激含有铁(Fe)的血红蛋白,铁(Fe)是血液中流动的血的主要成分,从而促进血液循环,有效地促进活体的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具体地涉及允许使用人员调节倾斜角度来使得使用人员能够自身进行包括伸展运动的运动或腰部运动来伸直脊柱,从而正确地矫正姿势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
背景技术
最近,儿童摄入过多营养,但因游戏文化和运动活动的不足而变得肥胖,肌肉变弱,导致成人病。当然,随着身体不均衡及身体平衡逐渐崩溃的状态下成长,脊柱侧凸的症状经常出现在儿童身上。
脊柱侧凸是一种脊柱侧向弯曲的疾病,特别是与脊柱形成直线的正常人相比,由于腰部以倒‘S’字形扭曲的脊柱变形,导致骨盆或肩部的高低不同,或者身体偏向一侧。
这种脊柱侧凸主要分为功能性脊柱侧凸和结构性脊柱侧凸,首先,功能性脊柱侧凸是指脊椎本身没有问题,因其他外部原因发生而以二次性症状出现的脊柱侧凸,通常,坐姿不正确或者仅用一侧背包或提包时,就会发生这种情况。
在这种功能性(非结构性)脊柱侧凸的情况下,若消除其原因,脊柱侧凸则会消失并且几乎不会发生恶化,所以纠正姿势等原因,就可以进行矫正。
但是,与这种功能性脊柱侧凸不同,脊柱结构本身有问题的脊柱侧凸则称为结构性脊柱侧凸,实际上,大多数脊柱侧凸(80~85%)属于这一种。
并且,与功能性脊柱侧凸不同,上述结构性脊柱侧凸的脊柱弯曲恶化的情况不少,若不进行治疗而不管的情况下,则脊柱弯曲会变得严重而导致心肺功能下降,甚至也会缩短寿命,因此这是特别要注意的疾病之一。
另一方面,如上所述的脊柱侧凸,多发生在青少年时期(从10岁到骨骼生长停止为止),其发病率占所有青少年的1.5~3%,因此早期诊断及专业咨询和治疗极其重要。
因此,曾为患有如上所述的脊柱侧凸的患者们提出过各种各样的矫正工具,韩国授权实用新型公报第20-0475647号(2014年12月12日授权)中的脊柱侧凸矫正工具,如图1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子部10,由底座11和一对扶手12及靠背13形成;多个支撑框架20,设置于上述椅子部10的后方,其上部朝上述椅子部10的方向弯曲并突出,并且在上部底面的规定部分具有多个环21;固定板22,一体形成在上述多个支撑框架20的上部;位置调节部30,设置于上述固定板22的底面中心并且可进行前·后方移动;矫正部100,由上身矫正器40和下身矫正器50和脖子牵引器60及臂力器70形成。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其结构复杂且昂贵,一般人难以购买和使用,只能配备在医院等特定的场所,因此患者必须去医院治疗脊柱侧凸,给患者带来不便。
由于上述问题,曾提出一种用于矫正脊柱侧凸的矫正工具,其不受场所的限制并且容易携带,韩国授权实用新型第20-0456599号(2011年11月02日授权)中的脊柱支架,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200,其在上部面中心区域具有用于按压脊柱的按压球220,在上述按压球220的外周设置有带伸缩性的伸缩部240;支撑层300,插入在上述盖体200的内部来形成底部;垫层400,设置于上述支撑层300的上部;空气层500,以一体型或分离型设置于上述支撑层300和垫层400之间,根据空气的注入量来调节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井宇,未经李井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0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