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标签内置钟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90001225.6 | 申请日: | 2017-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江岛一树;安武诚;三浦哲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G04G21/04 | 分类号: | G04G21/04;G06K7/10;G06K19/073;G06K19/077;H01Q1/22;H01Q7/00 |
代理公司: | 11277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表冠 贯通孔 无线通信器件 钟表 内置 本实用新型 标签 金属制 读取 收纳 读取装置 壳体接触 外观设计 显示时刻 信息泄露 非接触 主体部 开闭 侧面 封闭 外部 延伸 制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标签内置钟表,该标签内置钟表能够抑制壳体的强度下降、外观设计的制约、以及无线通信器件的信息泄露。本实用新型的标签内置钟表包括:显示部,其用于显示时刻;金属制的壳体,其在侧面具有贯通孔;金属制的表冠,其设为能够开闭贯通孔;以及无线通信器件,其收纳在壳体的内部,其中,表冠包括:头部,其位于壳体的外侧,该头部通过与壳体接触,从而能够封闭贯通孔;以及主体部,其以一端部连接于头部、另一端部位于壳体的内侧的方式通过贯通孔向壳体的内侧延伸,在表冠的头部被向远离壳体的方向拉动时,表冠的头部相对于壳体变为非接触,位于壳体的外部的读取装置能够通过表冠读取无线通信器件的信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金属制的壳体的内部具备无线通信器件的标签内置钟表及标签内置钟表的真伪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一种为了判定钟表的真伪而内置RFID标签(Radio FrequencyIdentification)作为无线通信器件的钟表。通过利用读取装置读取 RFID标签的信息,从而能够进行钟表的真伪判定。
但是,高级品牌的手表、怀表等钟表通常使用金属制的壳体。金属制的壳体基本上不向外部辐射从RFID标签发送的电波。相对于此,在专利文献1 中公开了这样构成的标签内置钟表:在金属制的壳体的背面设置狭缝,通过该狭缝将从RFID标签发送的电波辐射到外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35786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标签内置钟表中,由于在金属制的壳体的背面设置狭缝,因此壳体的强度下降,并且会受到外观设计的制约。此外,由于始终能够通过狭缝从外部读取RFID标签的信息,因此存在RFID标签的信息(例如固有ID)泄露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问题,提供能够抑制壳体的强度下降、外观设计的制约、以及无线通信器件的信息泄露的标签内置钟表及标签内置钟表的真伪判定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的标签内置钟表包括:
显示部,其用于显示时刻;
金属制的壳体,其在侧面具有贯通孔;
金属制的表冠,其设为能够开闭所述贯通孔;以及
无线通信器件,其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该标签内置钟表的特征在于,
所述表冠包括:
头部,其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该头部通过与所述壳体接触,从而能够封闭所述贯通孔;以及
主体部,其以一端部连接于所述头部、另一端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方式通过所述贯通孔向所述壳体的内侧延伸,
在所述表冠的头部被向远离所述壳体的方向拉动时,所述表冠的头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变为非接触,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的读取装置能够通过所述表冠读取所述无线通信器件的信息。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技术方案提供标签内置钟表的真伪判定方法,该标签内置钟表包括:
显示部,其用于显示时刻;
金属制的壳体,其在侧面具有贯通孔;
金属制的表冠,其设为能够开闭所述贯通孔;以及
无线通信器件,其收纳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其中,
该真伪判定方法包括这样的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900012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给腕表充电的充电宝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纯电动船的通讯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