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0508.X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2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孙旭东;张森林;牛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26/10 | 分类号: | C08F226/10;C08F222/20;C08F216/12;C08F226/12;A61K8/81;A61Q19/00;D06M15/356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3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4544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粉末 增粘剂 多官能团烯类单体 烯类单体 制备 丙烯酸酯类单体 含氮乙烯基单体 烯丙基醚类单体 耐酸碱性能 纺织浆料 共聚合物 抗盐性 耐温性 增粘 聚合 化妆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及其制备方法,新型粉末增粘剂包含由烯类单体A与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聚合而成的共聚合物;所述烯类单体A选自含氮乙烯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烯丙基醚类单体。本发明的新型粉末增粘剂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耐酸碱性能,抗盐性,增粘效果明显,能够满足多种化妆品、纺织浆料等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增粘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以及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化妆品、纺织品印染浆料为提高组份的粘性,常添加一定量的增粘剂等。通常的增粘剂产品多为水溶性或油溶性的溶解性聚合物,投加到组份浆料中提高组份的粘性、浆料的成型性能等。在纺织浆料中,聚丙烯酸类浆料和热熔浆料被业内常用,但聚丙烯酸类浆料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再粘性,浆膜容易粘贴在机件上,或使纱线之间发生粘并。这种再粘现象破坏了浆膜的完整性,使浆纱毛羽数增加,浆斑疵点增多,浆纱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再粘性强是聚丙烯酸类浆料的主要缺点,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热熔浆料虽可避免以上缺点,但退浆性差,能耗高,成本高,制约其广泛应用。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增粘剂,能够更好的满足多种化妆品、纺织浆料等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以及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的制备方法。该新型粉末增粘剂具有较高的耐温性,耐酸碱性能,增粘效果明显,能够满足多种化妆品、纺织浆料等的使用要求。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包含由烯类单体A与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聚合而成的共聚合物;所述烯类单体A选自含氮乙烯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烯丙基醚类单体。
优选地,质量浓度为4wt%的新型粉末增粘剂水溶液的粘度大于2000cP。
优选情况下,所述烯类单体A选自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咔唑和乙烯基己内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选自季戊四醇三烯丙基醚、季戊四醇二烯丙基醚、甘油二烯丙基醚、三羟甲基丙烷二烯丙基醚、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或甘油三羟丙基醚三丙烯酸酯。
根据本发明,所述新型粉末增粘剂是烯类单体A与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在溶剂中通过连续聚合反应形成的共聚合物,聚合反应完成后经脱溶剂、干燥,得到产物为白色粉末状聚合物。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型粉末增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向反应釜中加入溶剂,并通入惰性气体保护,加热至反应温度;
b)向反应釜中投入引发剂,并连续投加烯类单体A和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的混合物;
c)将反应体系升温,再次加入引发剂,继续反应,得到充满白色沉淀的聚合液;
d)将所述聚合液脱溶剂、干燥,得到所述新型粉末增粘剂;
所述烯类单体A选自含氮乙烯基单体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多官能团烯类单体B选自丙烯酸酯类单体或烯丙基醚类单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溶剂可选自正己烷、环己烷、正庚烷和异辛烷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溶剂选自正己烷或环己烷。
根据本发明,所述溶剂的加入量可为50~120重量份,优选为60~80重量份。
本发明中,步骤a)中所述反应温度可为50-90℃,优选为65-75℃;步骤c)中将反应体系升温5-30℃。
本发明中,惰性气体保护操作中惰性气体及通入时间可根据本领域现有技术进行常规选择,只要能够使反应体系处于无氧状态即可。例如,可通氮气10-3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05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共聚合大分子光引发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光固化材料体系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