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综合管廊和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0765.3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93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开武;蒋卓尔;刘文胜;刘勇;蔡凌辉;陈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符莹莹 |
地址: | 41000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裂缝 地下综合管廊 防渗水处理 钢板 混凝土表面 粘钢 混凝土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承载力不足 表面粘贴 钢板加固 灌浆材料 膨胀螺栓 综合管廊 灌浆 管体 灌入 紧固 切槽 渗水 涂抹 切除 并用 | ||
1.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灌浆步骤,向裂缝中灌入灌浆材料;
切槽步骤,切除所述裂缝所在的混凝土的表面的部分区域;
钢板加固步骤,向钢板的一侧表面涂满粘钢胶,并且将所述钢板的涂抹粘钢胶的表面粘贴在所述裂缝所在的混凝土表面,并用膨胀螺栓将所述钢板紧固在所述混凝土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步骤包括以下环节:
S2:清除管廊管体混凝土的裂缝表面的松散物和缝内异物;
S3:在裂缝的端部、交叉处及贯穿裂缝的两个侧面,均按200~500mm间距埋置灌浆嘴;埋置灌浆嘴时,采用钻孔法成孔,并利用灌浆嘴密封胶垫进行密封;
S5:对裂缝表面进行封缝处理后,采用压气法检查灌浆嘴的连通和密封效果;
S6:称量拌制灌浆液,根据灌浆液的固化时间和灌浆速度随拌随用;
S7:对于竖向的裂缝按自下而上、对于水平的裂缝按自一端向另一端的顺序,进行压力灌注灌浆液,灌浆压力为0.2~0.8MPa;
S8:待浆液固化后,拆除灌浆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槽步骤包括以下环节:
S9:沿着裂缝长度方向,使用墨斗弹线划定需要凿除管廊管体混凝土范围;
S10:使用手持式切割机沿着墨斗弹线痕迹切割管廊管体混凝土,切割深度小于等于20mm;
S11:使用电锤,在需要切割管廊管体混凝土范围内,凿除深20mm的槽;
S12:再使用钢丝轮清除槽内表面浮渣,剔除槽内表层疏松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宽度为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槽的宽度为裂缝两侧各150mm。
6.根据权利要求3、4、5中任一项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加固步骤包括以下环节:
S13:制作钢板,所述钢板的边缘与所述槽的边缘吻合,在距所述钢板的两个侧边缘50~100mm位置,各钻一纵列φ12mm的圆孔,所述圆孔用于埋置膨胀螺栓;对于所述钢板的需要粘贴的一面进行打磨,直至出现金属光泽,再将所述钢板的需要粘贴的一面擦拭干净;
S14:根据所述钢板上的所述圆孔位置,在管廊管体混凝土表面上确定钻孔位置并进行钻孔,钻孔孔径为12mm、孔深为80mm;
S15:清除所述钻孔中的混凝土浮渣和疏松物,保持槽内的管廊管体混凝土表面干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裂缝防渗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加固步骤还包括以下环节:
S16:配制潮湿粘钢胶环节,将粘钢胶的组分倒入干净容器,采用机械法按同一方向定向搅拌至色泽均匀为止;
S17:在已处理好的所述管廊管体混凝土的表面和所述钢板的所述粘贴面,分别用抹刀涂抹配制好的粘钢胶,在将所述粘钢胶涂抹在所述钢板的粘贴面时,先用部分所述粘钢胶在所述钢板的粘贴面来回刮抹多遍,再添抹至1~3mm,在所述粘贴面的中部的所述粘钢胶厚度大于所述粘贴面边缘的厚度,然后将所述钢板粘贴于预定位置;所述钢板粘贴后,用手锤敲击所述钢板表面,当有空洞声时,剥下所述钢板补胶,并重新粘贴;
S18:植入膨胀螺栓固定,加垫片并紧固螺母,交替拧紧并加压螺杆,使多余的粘钢胶沿钢板缝及膨胀螺栓孔挤出,粘钢胶的总厚度为2~5mm;同时,不间断敲击钢板表面,检查钢板的所述粘贴面层粘钢胶的饱满度,当发现某些部位的所述粘钢胶有空鼓,松开所述螺母,从所述钢板的侧面把所述粘钢胶填塞到空鼓处,使所述钢板平整密贴;所述膨胀螺栓的拧紧顺序为由内向外、由中间向两边;
S19:用锤敲击钢板表面,检验钢板的有效粘结面积,从声音判断粘贴固化效果,当判断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小于所述钢板面积的95%时,重新粘贴所述钢板或在所述钢板表面开孔灌注所述粘钢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五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076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既有地下空间水平化拓建施工方法
- 下一篇:地下室混凝土等高梁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