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深层土壤恒低温捕集高湿空气中水分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1748.1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1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肇钧;张刚;盛连喜;李振新;边红枫;王咏;王伟莹;赵巧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F28B3/02 | 分类号: | F28B3/02;F28B9/00;F28B9/02;F28B9/08;F24T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快易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0 | 代理人: | 杜亚静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湿空气 水汽输送 恒低温 进气口 深层土壤 出气口 捕集 风兜 太阳能电池 集水管道 散热网 安装维修 管道两端 管道内部 局部区域 气温温差 资金成本 补集 电线 水资源 缺水 水质 土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层土壤恒低温捕集高湿空气中水分的装置,包括水汽输送管道、风兜、太阳能电池、散热网和集水管道;水汽输送管道为“U”型管道,“U”型管道两端分别为进气口和出气口;在进气口和出气口均安装有风兜;太阳能电池安装在水汽输送管道旁,通过电线与水汽输送管道进气口和出气口的风兜分别连接;散热网安装在“U”型管道底部的管道内部;集水管道安装在“U”型管道底部。本发明的基于深层土壤恒低温捕集高湿空气中水分的装置,利用土壤恒低温环境和气温温差,补集局部区域内高湿空气中的水分,能够为缺水或水质差的地区提供较优质的水资源,满足使用需求;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维修方便,节省资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深层土壤恒低温捕集高湿空气中水分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循环通常也被称为“水分循环”或“水文循环”,是指水在地球上、地球中以及地球上空的存在及运动情况。地球的水处于不停地运动中,并且不停地变换着存在形式,从液体变成水蒸气再变成冰,然后再循环往复。
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也是导致区域呈现水质型缺水问题的重要原因。
水资源是指可资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这个水源应具有足够的数量和合适的质量,并满足某一地方在一段时间内具体利用的需求。
蒸散发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各种不同的下垫面的气候要素影响下,区域水分蒸发和散发的总和。其中水面蒸发是江河湖库等自然水体水量损失的主要形式之一,尤其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季节,由水面蒸发损失的水量所占比例较大。
通常由于蒸散发,水体上空水汽含量高于周围陆地,各月和年平均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有所增大。水体对附近陆地上方湿度的影响,随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水体上空空气湿度与周围陆地空气湿度之差,随气候情况和水体大小而异。当空气中所含水蒸汽的量达到最大时就称这种空气为“饱和湿空气”,当液体在有限的密闭空间中蒸发时,液体分子通过液面进入上面空间,成为蒸汽分子。由于蒸汽分子处于紊乱的热运动之中,它们相互碰撞,并和容器壁以及液面发生碰撞,在和液面碰撞时,有的分子则被液体分子所吸引,而重新返回液体中成为液体分子。
目前,空气中水分的捕集和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冷凝法、干燥剂法和膜法水捕集技术。干燥剂法是通过干燥剂回收水分;膜分离水蒸汽技术是利用某些高分子材料容易透过水蒸气的原理;冷凝法是利用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饱和蒸汽压这一物理性质,采用降低系统温度或提高系统压力的方法,使处于蒸汽状态的污染物冷凝并从废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
在各个工业行业领域中,对于蒸汽的处理大多是利用冷凝的原理建立冷凝水回收系统,冷凝水回收系统回收蒸汽系统排出的高温冷凝水,可最大限度地利用冷凝水的热量,节约用水,节约燃料。对工厂的节能降耗,提高经济效益有显著的作用。冷凝水回收使锅炉进水温度提高,节约燃料耗量,但存在设备热能利用率低,初始投资相对大,操作不方便等。
由矿物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固体土粒是土壤的主体,约占土壤体积的50%,固体颗粒间的孔隙由气体和水分占据。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砂粒、土粒和胶粒)。成土母质经长期风化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土壤层。
白天阳光普照,大地接收热量后地面的温度逐渐升高;到太阳落山以后,近地面的气温渐渐降低,地表的温度也随之开始下降。可见,日出日落,地温表现出明显的日变化。同时随着四季变化,也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师范大学,未经东北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17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水泥窑内结皮清理机支架
- 下一篇:一种椭圆管型缠绕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