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状焦生产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065.8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9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杰;贾相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和亚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57/00 | 分类号: | C10G5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杨雯茜;姚亮 |
地址: | 100125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焦炭塔 蜡油 澄清油 针状焦 加热炉 换热冷凝 油气 蒸发段 生焦 生产 辐射进料泵 冷凝 工艺流程 对流室 辐射室 缓冲罐 蜡油泵 冷凝塔 冷却器 四通阀 循环油 原料泵 蒸发器 塔顶 换热 溢出 轮换 抽出 联合 | ||
1.一种针状焦生产方法,其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使澄清油从澄清油缓冲罐中通过原料泵经过加热炉的对流室进入换热冷凝塔蒸发段,使焦炭塔塔顶溢出的油气进入换热冷凝塔蒸发段,在换热冷凝塔中澄清油与来自焦炭塔的油气进行换热,澄清油中的蜡油以下组分与油气中被冷凝下来的循环油一起进入换热冷凝塔塔底,形成联和油;
使换热冷凝塔塔底的联合油通过辐射进料泵抽出并进入加热炉的辐射室,使联合油在加热炉中升温后,通过四通阀进入一个焦炭塔,联合油在该焦炭塔中反应生成针状焦和油气,针状焦堆积在该焦炭塔塔内,所述油气从该焦炭塔塔顶溢出;当该焦炭塔的泡沫层达到一定高度后,则通过四通阀使升温后的联合油进入另一个焦炭塔,并对生产结束的焦炭塔进行除焦,两个焦炭塔轮换生焦;
使换热冷凝塔集油箱的蜡油通过蜡油泵抽出,一部分进入焦炭塔的塔顶,用于作为急冷油控制焦炭塔塔顶温度,另一部分进入蜡油蒸发器,与软化水换热后分三路,分别进入换热冷凝塔塔顶作为上回流、换热冷凝塔集油箱下方作为下回流、以及进入蜡油冷却器经冷却后出装置;
使换热冷凝塔塔顶溢出的油气出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焦生产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油浆经原料预处理系统处理后得到澄清油,得到的澄清油进入所述澄清油缓冲罐;
其中,所述原料预处理系统至少包括:偶数个过滤器、油浆输入管线、反冲洗油输入管线、反冲洗油输出管线、澄清油输出管线;所述偶数个过滤器通过管线并联连接,所述油浆输入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上部的油浆原料入口,所述反冲洗油输入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底部的反冲洗油入口,所述反冲洗油输出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上部或底部的反冲洗油出口,所述澄清油输出管线的一端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上部或底部的澄清油出口,所述澄清油输出管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澄清油缓冲罐;其中,当所述反冲洗油输出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上部的反冲洗油出口时,则所述澄清油输出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底部的澄清油出口,并且所述澄清油出口与所述反冲洗油入口为同一端口;当所述反冲洗油输出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底部的反冲洗油出口时,则所述澄清油输出管线通过管线分别连接于各过滤器上部的澄清油出口,并且所述反冲洗油出口与所述反冲洗油入口为同一端口;
使油浆经原料预处理系统处理具体包括:使油浆经过一个或几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得到澄清油;并且对使用过的过滤器用反冲洗油进行清洗,偶数个过滤器两两一对,一对过滤器中一个工作另一个清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针状焦生产方法,其中,所述过滤器为一中空的柱体,该柱体的上部设有两个端口,分别为油浆原料入口以及反冲洗油出口或澄清油出口,该柱体的底部设有一个底端口和一个侧端口,当该柱体的上部端口之一为反冲洗油出口时,则其底部的底端口为反冲洗油入口和澄清油出口,当该柱体的上部端口之一为澄清油出口时,则其底部的底端口为反冲洗油入口和反冲洗油出口,该柱体底部的侧端口为排污口,该柱体的内部设有一电极,该电极连接有一高压引线;
使油浆经过一个或几个过滤器进行过滤具体包括:使油浆经过一个或几个过滤器,同时通过过滤器中的高压引线引入3.5~4万伏的电压,在过滤器中形成电磁场“柱体”,吸附油浆中的杂质,得到澄清油,澄清油从所述澄清油出口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状焦生产方法,其中,从澄清油缓冲罐中出来的澄清油的温度为60℃~140℃,密度为≥1.00g/cm3,以质量分数计的固含量为≤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和亚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和亚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06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