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负荷聚类和模式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2118.6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钱科军;沈杰;韩克勤;郎燕娟;张国骏;阮文俊;杨永标;陈嘉栋;宋杰;王金明;杨世海;陆子刚;赵双双;曹晓冬;支亚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17/14;G06K9/62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类 小波变换 逼近信号 模式识别 细节信号 日负荷 算法 标准化处理 负荷模式 聚类中心 维度 维数 聚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负荷聚类和模式识别方法,包括获取n维的日负荷曲线;降低日负荷曲线的维度,生成逼近信号XaL和细节信号XaH;分别对标准化处理后的逼近信号X′aL和细节信号XaH进行聚类,获得簇A和簇D;将簇A和簇D聚合,获得最终的簇C,其聚类中心就是负荷模式中心Ccenter。本发明采用小波变换来减少维数,提高了曲线聚类的有效性,与其他现有的算法相比,聚类的效果要优于其他几种算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负荷聚类和模式识别方法,属于需求响应中负荷聚类和负荷模式识别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是电力能源管理领域的一个现代化应用系统。它利用自动控制和现代通信技术,提高能源消耗的效率、可靠性和安全性。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海量数据资源日益积累。原因之一就是数据记录频率的提高。智能电网中使用的智能电表可以定期记录用户的电力负荷数据,通常是1小时、30分钟、15分钟甚至1分钟。对于电力消费者来说,这些负荷数据有助于获得他们的消费行为模式,也被称为负荷模式。这种负荷模式可以用于消费者分类。近年来,需求响应得到了实质性的发展,电力供应商可以根据负荷模式和消费类别实现有效的能源控制、灵活的定价和需求管理。另一方面,电力终端消费者可以通过对电价波动的响应来了解他们的负荷模式,以减少他们的电费支出。然而,电力负荷数据一般都是高维。以15分钟的间隔为例。当一个智能电表记录每15分钟从0:00到23:45的一个用户的用电负荷数据,它每天就记录了96个值,根据这些值就可以画出一个日负荷曲线。在这种情况下,一年内的日负荷曲线包含365组96值曲线,曲线聚类时可能会将这些曲线分类到不同的集群中,提取负荷模式的困难。解决这一问题的传统方法通常是统计方法。例如,用日负荷值之和代替96个值,或者选择日负荷曲线上的代表时段,如峰值时间、波谷时间。虽然这些方法显著地减少了数据的数量,但它们也会导致信息丢失,导致负荷模式提取的准确性降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负荷聚类和模式识别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负荷聚类和模式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n维的日负荷曲线;
降低日负荷曲线的维度,生成逼近信号XaL和细节信号XaH;
分别对标准化处理后的逼近信号X′aL和细节信号XaH进行聚类,获得簇A和簇D;
将簇A和簇D聚合,获得最终的簇C,其聚类中心就是负荷模式中心Ccenter。
采用多级一维离散沃尔什变换降低日负荷曲线的维度。
逼近信号XaL和细节信号XaH为,
XaL={x1,αL,x2,αL,…xn,αL}
XaH={x1,αH,x2,αH,…xn,α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21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信息查找方法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数据表处理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