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木材电镀染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3415.2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堂;涂登云;李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大涌镇生产力促进中心 |
主分类号: | C09D133/04 | 分类号: | C09D133/04;C09D129/04;C09D177/00;C09D101/14;C09D7/61;C09D7/63;C25D3/22;C25D3/12;C25D5/5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新中 |
地址: | 5284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金属粉 中间层涂料 电镀 底漆层 染色 涂料 附着力 红外光 木材 丙烯酸乳液 醋丁纤维素 二元共聚物 聚乙烯吡啶 聚酰胺树脂 木制品表面 中间层涂布 紫外光固化 苯丙乳液 辊涂底漆 金属镀层 金属质感 聚乙烯醇 生产效率 羟基喹啉 分散剂 硅藻土 环已酮 流平剂 预镀镍 镀镍 辊涂 涂附 颜料 固化 申请 | ||
本发明申请涉及一种木材电镀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底漆层涂布的步骤,辊涂底漆层涂料,并通过红外光固化,所述底漆层涂料包括90‑100份丙烯酸乳液、30‑35份苯丙乳液、10‑12份聚酰胺树脂、30‑35份纳米金属粉、6‑10份颜料、5‑7份硅藻土、3‑5份分散剂、余量为水;(b)中间层涂布的步骤,辊涂中间层涂料,并通过紫外光固化,所述中间层涂料包括12‑18wt%的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42‑50wt%的环已酮、2‑3wt%的流平剂、2‑8wt%的羟基喹啉、2‑5wt%的醋丁纤维素以及16‑37wt%的纳米金属粉;(c)预镀镍的步骤;(d)镀镍、锌的步骤。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使木制品表面获得具有金属质感的涂附效果、金属镀层的附着力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质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木材电镀染色方法。
背景技术
木材作为环境友好型材料,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大量出现在室内外装修中,而木材需要经过油漆涂附保护后才能用于室内装修的用途。现有的木材油漆工艺是将uv或pu漆以自动或人工手动方式涂附在待使用的木材表面,再按照油漆特性对表面漆膜进行干燥,获得具有装饰和保护作用的油漆保护涂层。典型的如中国专利200910199729.5公开了的一种地板油漆复合涂装工艺,采用pu-uv复合油漆涂装工艺,包括pu工艺段和uv工艺段,所述uv工艺段包括流程a和流程b,其中pu工艺段的流程是:地板砂光→pu底漆→晾干→pu二底→晾干;uv工艺段流程a包括:表面砂光→普通底漆→uv灯半干→耐磨底漆→uv灯半干→普通底漆→uv灯全干→表面砂光→耐磨面漆→uv灯半干→耐磨面漆→uv灯全干→品检包装;uv工艺段流程b包括:表面砂光→普通底漆→uv灯全干→表面砂光→普通底漆→uv灯全干→表面砂光→淋涂耐磨面漆→uv灯半干→耐磨面漆→uv灯全干→品检包装。上述的油漆工艺无法获得具有金属质感的装饰效果,使得木制品在装饰效果上有很大的局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在木制品上制作出具有金属效果的涂附装饰涂附层,现有的解决方法是在油漆中搅拌混合有银粉或金粉,然而这种办法仅适用于手工涂附,无法实现批量化生产,同时参杂的银粉或金粉极大影响了油漆本身的附着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木材电镀染色方法,可实现在木制品表面获得具有金属质感的装饰效果,同时具有附着力高、生产效率高的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木材电镀染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底漆层涂布的步骤,辊涂底漆层涂料,并通过红外光固化,所述底漆层涂料包括90-100份丙烯酸乳液、30-35份苯丙乳液、10-12份聚酰胺树脂、30-35份纳米金属粉、6-10份颜料、5-7份硅藻土、3-5份分散剂、余量为水;
(b)中间层涂布的步骤,辊涂中间层涂料,并通过紫外光固化,所述中间层涂料包括12-18wt%的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42-50wt%的环已酮、2-3wt%的流平剂、2-8wt%的羟基喹啉、2-5wt%的醋丁纤维素以及16-37wt%的纳米金属粉;
(c)预镀镍的步骤;
(d)镀镍、锌的步骤。
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中间层的涂布,实现了在木质材料表面形成金属粉末层的作用,从而可直接对木质材料进行电镀处理、并在其表面形成电镀涂层;进一步,通过底漆层的涂布,采用具有较高粘性的水性底漆与uv中间层的配合,提高了纳米金属粉末在木质材料表面分布的均匀性,同时提高了中间层的附着力、保证了电镀层的附着力。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所述聚乙烯醇与聚乙烯吡啶二元共聚物的分子结构为:
分子量为10000-40000,m1:m2=1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大涌镇生产力促进中心,未经中山市大涌镇生产力促进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4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09D 涂料组合物,例如色漆、清漆或天然漆;填充浆料;化学涂料或油墨的去除剂;油墨;改正液;木材着色剂;用于着色或印刷的浆料或固体;原料为此的应用
C09D133-00 基于有1个或多个不饱和脂族基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涂料组合物,其中每个不饱和脂族基只有1个碳-碳双键,并且至少有1个是仅以1个羧基或其盐、酐、酯、酰胺、酰亚胺或腈为终端;基于此种聚合物的衍生物的涂料
C09D133-02 .酸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其金属盐或铵盐
C09D133-04 .酯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18 .腈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24 .酰胺或酰亚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
C09D133-26 ..丙烯酰胺或甲基丙烯酰胺的均聚物或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