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浸渍用单组份环氧胶液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3730.5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8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栾猛;刘龙江;欧涛;姚其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55 | 分类号: | D06M15/55;D06M15/693;D06M13/513;D06M15/63;D06M15/263;D06M15/00;C09J163/00;C09J11/08;C09J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419***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胶液 浸渍 单组份 玻纤 环氧树脂 重量百分比 流变助剂 原料真空 促进剂 固化剂 偶联剂 增韧剂 成液 不锈钢 剥离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玻纤浸渍用单组份环氧胶液,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真空搅拌成液:环氧树脂35~75%、增韧剂5~20%、固化剂4~10%、偶联剂0.1~1%、流变助剂0.1‑2%、促进剂1~5%。本发明的环氧胶液针对不锈钢的90°剥离强度达到78.3N/cm,常温剪切强度达到41.5MPa。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氧胶粘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玻纤浸渍用单组份环氧胶液。
背景技术
铁路行业蓬勃发展,铁路沿线需要众多的绝缘胶接接头,我们知道钢轨本身是导体,在铁路上起轨道电路的作用,等同于一根导线。铁路的很多功能都是利用它来完成的,如铁路的行车信号(红绿灯),道岔转换,甚至列车运行控制,都是在钢轨上进行的。因此必须用绝缘接头将钢轨断开,成为开关,进而起到轨道控制作用。
钢轨绝缘胶接接头主要是利用环氧和玻纤的复合材料形成绝缘层。生产工艺为模压法和刷涂法两种。第一种模压法即使用环氧胶膜和玻纤布在模具夹压下进行高温固化。该工艺较为成熟,并且操作简便。但是由于环氧胶膜生产工艺较为复杂,设备较贵,同时胶膜呈固态对不锈钢金属板浸润性差,在进行高温破坏试验时,容易形成界面破坏,导致不锈钢金属板光滑无胶。因此产生了第二种工艺刷涂法,即将环氧胶液在预热下刷涂在玻纤布上,再与钢轨复合中温固化。单组份胶液生产方便,同时对金属浸润性好,但是剥离强度普遍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玻纤浸渍用单组份环氧胶液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针对不锈钢具有高剥离强度的玻纤浸渍用单组份环氧胶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玻纤浸渍用单组份环氧胶液,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原料真空搅拌成液:环氧树脂35~75%、增韧剂5~20%、固化剂4~10%、偶联剂0.1~1%、流变助剂0.1-2%、促进剂1~5%。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含醚链段柔性环氧树脂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选自环氧值为0.06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2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44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值为0.51mol/100g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双酚F型树脂选自环氧值为0.56mol/100g双酚F型树脂。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聚氨酯改性环氧树脂选自艾迪科EPU-6、EPU-73B、EPU-7N,上海众司ERS-112、ERS-105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含醚链段柔性环氧树脂选自艾迪科EP-1307、EP-4000、EP-4080E中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增韧剂选自液态端羧基丁腈橡胶、核壳聚合物、热塑性大分子量树脂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液态端羧基丁腈橡胶选自CVC热固性树脂公司的HyPox RA 1340、HyPox RF 1341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核壳聚合物选自陶氏公司PARALOID牌号下的2616、2620、2670、2690、520,日本钟渊化工的MX牌号下的125、153、154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热塑性大分子量树脂选自聚醚砜、聚砜、聚醚酮、聚醚醚酮、苯氧树脂的一种或任意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康达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37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