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机App远程智能开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4360.7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康;陈静;李昊伟;刘家顺;江志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H04M1/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机 门锁 输入感应板 摄像头 感应装置 指纹 开锁系统 内部操作 人脸信息 远程智能 访客 开锁 无线通信方式 手机摄像头 感应信号 视频图像 进入门 门装置 响应 应答 录入 铃声 互通 覆盖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手机App远程智能开锁系统,指纹输入感应板、摄像头和门锁感应装置与手机及App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互通信息,当访客用手指触及指纹输入感应板时,指纹输入感应板将感应信号输入手机及App上,手机及App发出振动或者铃声响起,提醒内部操作人是否开锁,以及进入应答判断界面,使内部操作人通过点击“取消”键,便可停止所有响应,或点击“确认”键,便可通过手机看到门装置上的摄像头传达过来的即时视频图像,以及通过点击“确认”键,使门锁感应装置作出响应,打开门锁;手机及App通过手机摄像头预录入人脸信息,一旦该人脸信息对应的访客进入门装置的摄像头所覆盖的范围,门锁感应装置直接开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开锁系统,尤其是一种采用手机App远程控制的智能开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家各户均安有门铃装置,但若需开门一般要跑到门前去观察,然后开门。对于楼上的户主可以通过可视电话观察访客,但一般也需要走到客厅门前接听,然后开门。同时,如果户主在内卧室,会显得很不方便。
对于以上两种情况带来的不便,需要设计一种智能开锁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工智能,多功能,以及相当实用且值得推广的系统。
发明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主要不便性,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机App远程智能开锁系统,通过手机App与智能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轻松且便携的实现智能开锁功能,而且本系统可实现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人工信号转移等功能,开锁方便又智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机App远程智能开锁系统,包括手机及App、门装置、门锁感应装置,所述门装置上设有指纹输入感应板和摄像头,指纹输入感应板、摄像头和门锁感应装置与手机及App通过无线通信方式连接互通信息,当访客用手指完全触及指纹输入感应板时,指纹输入感应板将感应信号输入至手机及App上,手机及App发出感知信号并产生振动或者铃声响起,提醒内部操作人是否开锁,以及进入应答判断界面,使内部操作人通过点击“取消”键,便可停止所有响应,或点击“确认”键,便可通过手机看到门装置上的摄像头传达过来的即时视频图像,以及通过点击“确认”键,使门锁感应装置作出响应,打开门锁;手机及App通过手机摄像头预录入人脸信息,一旦该人脸信息对应的访客进入门装置的摄像头所覆盖的范围,门锁感应装置直接开锁。
所述指纹录入感应板为触碰感应荧光装置。
所述手机及App还设有“转接”键,通过点击“转接”键,进入转接联系人通讯录界面,点击想转接的第二操作人所对应的默认代号或者备注名后,手机及App通过无线网络转接传给第二操作人的手机及App上,由第二操作人来做出判断是否开锁。
所述手机及App可以预设置指纹录入,一旦录入的指纹完全触及指纹输入感应板时,手机及App通过门锁感应装置直接开锁。
所述手机及App通过手机图库中的图片传输到App中,实现人脸信息的录入。
所述手机及App通过设置访客记录,一旦门锁感应装置感应到来自预设定访客手机App的信号源,点击“确认”键,门锁感应装置随之作出响应,门锁打开。
所述手机及App在每次开锁完成后自动录入访客的指纹和记忆人脸信息,或直接根据自动录入访客的指纹和记忆人脸信息来实现预设置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手机App与智能装置的无线通信连接,轻松且便携的实现智能开锁功能,而且本系统可实现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人工信号转移等功能,开锁方便又智能。
该手机App主要具备分类储存信息功能、信息录入功能,其中包括指纹录入和人脸识别功能等,具体功能如下:
1、该手机App可实现指纹记忆功能,即可以预设置指纹录入,一旦录入的指纹再次完全触及指纹输入感应板,本系统无需其他信号传输,从而实现直接便可完成开锁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43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