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电池组件以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5206.1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7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嵬;邓翔;杨广明;周浏生;邵宗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04082 | 分类号: | H01M8/04082;H01M8/0408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邓唯 |
地址: | 210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小型便携式 氢气 储氢 外部设备 燃料电池领域 燃料电池管 中空管结构 电池组件 供气系统 两端封闭 氢气储存 燃料电池 燃料供给 反应器 传统的 管内部 燃料气 燃料氢 压力阀 补加 离线 排出 封闭 应用 | ||
1.一种自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氢腔体(1),用于存储氢气;
氢气流道(3),设于储氢腔体(1)上,用于将储氢腔体(1)内容的氢气传递至膜电极组件(2);
膜电极组件(2),设于储氢腔体(1)的壳体上,膜电极组件(2)的阳极侧通过氢气流道(3)与储氢腔体(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氢气充放接口(6),连接于储氢腔体(1),用于向储氢腔体(1)中供入或排出氢气;储氢腔体(1)为管状;储氢腔体(1)的长径比为1:1~50:1;氢气充放接口(6)连接于储氢腔体(1)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膜电极组件(2)阳极和阴极侧分别设有阳极集流网(5)和阴极集流网(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阳极集流网(5)和阴极集流网(4)的材质为导电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储氢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材料选自镀银铜丝网、金属银、铜、铁、不锈钢网、泡沫镍或者碳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膜电极组件(2)上包括质子交换膜以及覆于两侧的电催化剂。
6.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安装有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的燃料电池单元(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料电池组件包括组件壳体(10),在组件壳体(10)中设有相互隔开的空气腔室(8)和氢气腔室(11);膜电极组件(2)的阴极侧与空气腔室(8)连通;空气腔室(8)上还设有空气流道(9);氢气充放接口(6)通过氢气腔室(11)与储氢腔体(1)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燃料电池单元(7)的个数为两个以上。
9.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使空气通过燃料电池单元(7)的外侧与膜电极组件(2)接触;
使存储于储氢腔体(1)的氢气通过燃料电池单元(7)的内侧与膜电极组件(2)接触;分别通过膜电极组件(2)的阳极和阴极上的氧化和还原反应,使电池产生电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电池单元的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氢气是加湿氢气;所述的氢气相对湿度为10~80%;所述的氢气压力为1~10bar。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工业大学,未经南京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520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氢燃料电池系统
- 下一篇:一种燃料电池启动控制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