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识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5569.5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01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明;林海;林克全;张文斐;梁雪青;黎炼;张志亮;田纯青;梅永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龙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T5/00;G06T7/136;G06T7/19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力作业 现场物体 后台服务器 判定结果 移动终端 安全特征 识别系统 作业现场 安全 无线传输模块 存储和处理 安全监督 风险隐患 图片上传 传送 反馈 监察 发现 图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识别系统,包括移动终端、无线传输模块和后台服务器;其中,移动终端用于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图片上传至后台服务器,并接受后台服务器传送的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图片,生成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并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反馈到移动终端,移动终端根据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进行相应地显示。该发明用于对电力作业现场物体的安全特征进行识别,能够辅助安全监督人员进行作业现场的监察工作,发现作业现场的安全风险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作业现场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识别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电力设施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全国上下都加大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常常出现多个电力工程同时开工建设,造成安全监督不力,从而施工现场及施工质量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施工作业人员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栅栏围蔽、脚手架等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目前电力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主要靠人为检查,对于施工风险识别等方面还存在弊端。因此,自动识别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实现实时、规范、标准化、信息化的对电力施工现场进行管理非常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识别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识别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移动终端、无线传输模块和后台服务器;其中,所述移动终端用于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图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上传至后台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发送的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并根据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进行相应地显示;所述后台服务器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图片,生成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并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反馈到所述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克服了现有电力作业现场主要靠人为检查存在的弊端,通过采用移动终端和后台服务器的架构,对电力作业现场拍摄的照片进行图像识别处理,能够自动识别出照片中存在安全隐患的地方,并提醒安全监督人员,提高了安全风险隐患识别的精度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后台服务器的框架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图像处理单元的框架结构图。
附图标记:
移动终端1、后台服务器2、无线传输模块3;图像处理单元21;特征提取单元22;特征识别单元23;安全特征数据库24;存储单元25;图像预处理模块210;图像增强模块211;图像分割模块212。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应用场景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2,一种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特征识别系统,其特征是,包括移动终端1、无线传输模块3和后台服务器2;其中,所述移动终端1一方面用于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图片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上传至后台服务器2,另一方面可以接收所述后台服务器2发送的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并根据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进行相应地显示;所述后台服务器2用于接收、存储和处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图片,生成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并将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3反馈到所述移动终端1;当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为该物体存在安全隐患时,移动终端上显示“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存在安全隐患”,当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判定结果为该物体无安全隐患时,移动终端上显示“电力作业现场物体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龙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龙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5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