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持输出力恒定的力控制关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6142.7 | 申请日: | 201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19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王琦珑;赵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17/00 | 分类号: | B25J17/00;B25J9/10;B25J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恒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24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持 输出 恒定 控制 关节 装置 | ||
1.一种保持输出力恒定的力控制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1),
位移传感器(2),
弹性机构组件(3),左右对称布置
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
输出端(5),
导轨部件(6),
包括控制器(15)和比例阀(25)的控制部件,用于对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气压进行控制,
其中,
基座(1)为弹性机构组件(3)、位移传感器(2)、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以及导轨部件(6)提供支撑,
弹性机构组件(3)和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共同作用来控制力控制关节的输出力,
弹性机构组件(3)沿关节轴线方向输出推力,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沿关节轴线方向输出为拉力,当所述推力大于所述拉力时,力控制关节装置的净输出力为推力,
弹性机构组件(3)对输出端(5)施加的推力随着力控制关节装置的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即弹性机构组件(3)的刚度随力控制关节装置的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
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对输出端(5)施加的拉力也随力控制关节装置的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即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的刚度随力控制关节装置的变形量的增大而减小,
在一定的输入气压下,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的输出力-关节变形量曲线与弹性机构组件(3)的输出力-关节变形量的曲线成近似平行等距曲线,
输出端(5)包括气动肌肉结构组件上方连接处(28),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通过气动肌肉结构组件上方连接处(28)实现了与输出端(5)的连接,
位移传感器(2)用于实时测量力控制关节装置的关节变形量,该关节变形量是由于工件表面凹凸变化引起的,
其中,位移传感器(2)检测到的关节变形量的数据被传到控制部件的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运算后发出相应的调整指令给控制器(15),控制器(15)把比例阀(25)的控制电压信号输至比例阀,通过比例阀调整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内部气压,从而维持力控制关节装置输出力的恒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输出力恒定的力控制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1)包括位移传感器放置处(7)、弹簧孔(8)、弧形槽(9)、曲柄孔(10)、气动肌肉结构组件下方连接处(11)、底座(12),
其中,
位移传感器放置处(7)与位移传感器(2)相连,
弹簧孔(8)为弹簧与基座(1)相连之处,
弧形槽(9)用来限制曲柄的行程,
曲柄孔(10)为曲柄与基座相连之处,
气动肌肉结构组件下方连接处(11)为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与基座(1)连接之处,
所述底座(12)包括下盖板(13)、连接管(14)、控制器(15)、下端盖(24)、比例阀(25),
其中,
控制器(15)设在下盖板(13)与下端盖(24)之间,通过螺栓固定在下盖板(13)上,
比例阀(25)放在下端盖(24)上,通过螺栓固定,
连接管(14)一边与比例阀(25)相连一边用气管通过气动肌肉结构组件下方连接处(11)与气动肌肉结构组件(4)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输出力恒定的力控制关节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机构组件(3)包括弹簧前轴(16)、弹簧(17)、弹簧后轴(18)、弹簧轴承座(19)、等臂曲柄(20)、轴承座(21)、短拉杆(22)、连杆座(23)、铰链轴,
其中,
弹性机构组件(3)左右对称,
轴承座(21)有两个,
弹簧(17)通过弹簧前轴(16)、轴承座(21)、弹簧孔(8)与基座(1)连接,
弹簧(17)通过弹簧后轴(18)、弹簧轴承座(19)与等臂曲柄(20)连接,
等臂曲柄(20)通过与轴承座(21)、曲柄孔(10)与基座(1)连接,
短拉杆(22)通过轴承与等臂曲柄(20)连接,
短拉杆(22)和连杆座(23)通过铰链轴连接,
连杆座(23)包括主体与导轨,主体与导轨通过螺栓进行固定,
连杆座(23)通过螺栓与输出端(5)进行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614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仿生机器人两自由度柔性颈部关节结构
- 下一篇:机器人液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