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底脚结构和家用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7004.0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12 | 分类号: | D06F39/12;F25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3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家用电器 | ||
1.一种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用于家用电器,所述家用电器包括机身(102),所述底脚结构包括:
可调底脚(20),设置在所述机身(102)底部的一侧;
连接杆(22),所述连接杆(22)的一端与所述可调底脚(20)相连接;
联轴件(24),所述连接杆(22)的另一端与所述联轴件(24)相连接;
支架(26),设置在所述机身(102)底部的另一侧,所述支架(26)上设置有螺纹孔;
螺杆(28),所述螺杆(28)穿过所述螺纹孔,所述螺杆(28)的一端与所述联轴件(24)相连接;
其中,通过转动所述螺杆(28)驱动所述联轴件(24)和所述连接杆(22)前后移动以调节所述可调底脚(20)的高度;
所述可调底脚(20)包括:
固定件(202),设置在所述机身(102)底部的一侧,所述固定件(20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配合槽;
调节杆(204),所述调节杆(204)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配合槽,另一端设置有第三配合槽,所述连接杆(22)与所述调节杆(204)相连接;
地垫(206),所述地垫(206)上设置有第四配合槽;
第一连杆(208),所述第一连杆(208)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球形安装部(208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球形安装部(2084),所述第一球形安装部(2082)卡接于所述第一配合槽内,所述第二球形安装部(2084)卡接于所述第二配合槽内;
第二连杆(210),所述第二连杆(210)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球形安装部(2102),另一端设置有第四球形安装部(2104),所述第三球形安装部(2102)卡接于所述第三配合槽内,所述第四球形安装部(2104)卡接于所述第四配合槽内;
其中,通过移动所述连接杆(22)和所述调节杆(204)以调节所述固定件(202)与所述地垫(206)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的一侧;
第二限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杆(22)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208)和所述第二连杆(210)位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臂(2122)和第二限位臂(2124),所述第一限位臂(2122)与所述第二限位臂(2124)相连接;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三限位臂(2142)和第四限位臂(2144),所述第三限位臂(2142)与所述第四限位臂(2144)相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连杆(208)位于所述第一限位臂(2122)和所述第三限位臂(2142)之间,所述第二连杆(210)位于所述第二限位臂(2124)和所述第四限位臂(214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弹簧(216),所述第一弹簧(216)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杆(208)相连接;
第二弹簧(218),所述第二弹簧(218)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2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杆(21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杆(28)的另一端上设置有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底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轴件(24)包括:
第一套管(242),套设在所述螺杆(28)上,所述第一套管(242)的外壁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一凹槽;
第二套管(244),所述第二套管(244)的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套管(242)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连接杆(22)上,所述第二套管(244)的内壁面上设置有环状的第二凹槽;
多个滚动体(246),夹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小天鹅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0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卷材及其生产工艺
- 下一篇:ITO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