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换档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7016.3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57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田雪;王全任;郁李巍;王晓明;谢阳;赵亮;刘海坡;蒋彦;吴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玮;李强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速箱 汽车换档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电机转速 换档过程 主动调节 同步器 变速箱换档 换挡同步器 传动效率 目标档位 能量损耗 使用寿命 同步转速 转速方向 大同步 同步的 同步环 转速差 档位 电机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换档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根据本发明的汽车换档方法中,在从当前档位到目标档位的换档过程中,朝着设定转速方向主动调节电机转速至中间转速,使得降低同步器所须同步的、电机转速与设定转速之间的转速差。通过电机主动调节转速配合同步器同步转速,使得变速箱无需采用较大同步容量的同步环即可实现电动档换档过程,从而减轻变速箱重量,降低变速箱成本,提高换挡同步器使用寿命,降低变速箱换档能量损耗,提高变速箱传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用于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的换档方法以及执行该换挡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变速箱在换档时通过同步环摩擦结合齿来同步换档前后转速,当使用在混合动力汽车或电动汽车上时,电动档换档前后同步器需要同步电机转速,电机惯量很大,使得同步环需要较大的同步容量,因此变速箱重量提升成本增加,而且同步环处于高强度工作状态会降低工作寿命。所以,电动档换档前后转速差可以采用电机调速及同步器同步转速配合完成,电机调速同步一部分换档转速差,同步器同步剩余部分换档转速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汽车换档方法,其能够降低同步器所须同步的转速差,降低变速箱成本,提高变速箱寿命。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汽车换档方法,在从当前档位到目标档位的换档过程中,朝着设定转速方向主动调节电机转速至中间转速,使得降低同步器所须同步的、电机转速与设定转速之间的转速差。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出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电机主动调节转速配合同步器同步转速,使得变速箱无需采用较大同步容量的同步环即可实现电动档换档过程,从而减轻变速箱重量,降低变速箱成本,提高换挡同步器使用寿命,降低变速箱换档能量损耗,提高变速箱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公开内容。应当了解,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汽车换档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提出的汽车换档方法,在从当前档位到目标档位的换档过程中,朝着设定转速方向主动调节电机转速至中间转速,使得降低同步器所须同步的、电机转速与设定转速之间的转速差。通过电机主动调节转速配合同步器同步转速(例如由电机主动调速承担大部分转速差,由同步器同步小部分转速差),使得变速箱无需采用较大同步容量的同步环即可实现电动档换档过程,从而减轻变速箱重量,降低变速箱成本,提高换挡同步器使用寿命,降低变速箱换档能量损耗,提高变速箱传动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述设定转速是根据目标档位的速比和当前车速所计算出的、在当前车速和目标档位情况下的电机理论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当前档位为低档时,若电机转速高于预设的升档转速,则从低档换档至高档。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当前档位为高档时,若电机转速低于预设的降档转速,则从高档换档至低档。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从低档换档至高档的过程中,在低档摘挡后,主动降低电机转速至第一中间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从高档换档至低档的过程中,在高档摘挡后,主动提升电机转速至第二中间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从空档换档至低档的过程中,主动调整电机转速至第一中间转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在从空档换档至高档的过程中,主动调整电机转速至第二中间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卡AMT离合器服役期咬合点自学习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离合器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