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温差发电强化换热的解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7155.6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5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陶慧芳;唐健;刘爽;刘伟杰;于可心;孔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3/365 | 分类号: | A23L3/365;A23L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唐红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置平台 温差电池 导热板 强化换热 冷端 散热器 解冻装置 温差发电 侧边处 热管 解冻 热传导效率 并排设置 解冻食物 快速解冻 平板热管 驱动风扇 支架安装 热导率 温度差 有效地 底盘 发电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温差发电强化换热的解冻装置,包括底盘和放置平台,放置平台通过若干支架安装于正上方,放置平台包括若干第一热管,第一热管并排设置形成一个整体,放置平台的一对侧边处分别安装有解冻导热板,放置平台的另一对侧边处分别安装有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每一侧的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上均固定有若干散热器,各个散热器与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之间均安装有温差电池。本发明采用温差电池利用解冻食物与空气间的温度差进行发电,并驱动风扇进行强化换热,同时应用热导率极高的平板热管,提高了热传导效率,有效地缩短解冻时间,达到快速解冻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解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温差发电强化换热的解冻装置。
背景技术
如何快速的解冻食物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常用的解冻方法有:
1)空气解冻法是将需要解冻的食物放在空气中自然解冻。此方法的问题在于所需解冻时间非常长,通常需要数小时,容易滋生细菌导致食物变质。
2)水浸泡解冻法是将需要解冻的食品放在水中解冻,虽然比空气解冻方法解冻时间有所缩短,但是解冻时间仍然较长,容易造成营养成份的流逝。解冻使用过的水也随之弃掉,无意间浪费了水资源.
3)微波炉解冻法是将需要解冻的食品放在微波炉中利用电磁波解冻食物。虽然缩短了解冻时间,但是一方面需要消耗优质的电能资源,另一方面解冻时间难于掌控。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快速实现食物解冻且不浪费水资源和优质电能的方法。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温差发电强化换热的解冻装置。
技术方案:本发明一种基于温差发电强化换热的解冻装置,包括底盘和放置平台,所述放置平台通过若干支架安装于正上方,放置平台包括若干第一热管,第一热管并排设置形成一个整体,放置平台的一对侧边处分别安装有解冻导热板,放置平台的另一对侧边处分别安装有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每一侧的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上均固定有若干散热器,各个散热器与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之间均安装有温差电池,温差电池利用解冻食物与空气间的温度差进行发电。
为强化换热缩短解冻时间,散热器周围还安装有风扇,并由温差电池供电,所述散热器包括若干并排设置的子热管,子热管上方设有小翅片,可以加快其与空气间的热量传递。
为便于收集解冻水或其他杂物,底盘边缘突出且中间凹陷;中间凹陷的深度为1~5cm,底盘边缘上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支架的凹槽(凹槽横截面可呈方形、圆形、椭圆或矩形等形状),为便于移动整个装置,在底盘的外缘设有把手(把手的材质可选用不锈钢、搪瓷或塑料等)。
为保证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支架整体呈工字型且从下到上依次包括下部、中部和上部,下部卡固于底盘边缘对应的凹槽;中部为支撑主体使得解冻食物的放置平台与底盘保持一定距离,另外支架中部外表面有螺纹,支架上部底面有带有螺纹的通孔与支架中部外表面的螺纹相匹配,通过改变支架中部顶端高度调节温差电池与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之间的压力。
解冻食物放置平台一方面用于放置解冻食物,另一方面其具有很高的热导率,增强导热效率,减少解冻时间所述放置平台的每相邻两个第一热管之间预留有缝隙,解冻水通过这些缝隙收集到底盘中,缝隙宽度在1-5mm较适宜。
为及时将温差电池热端的空气的热量传到待解冻食物上,所述解冻导热板呈扁平状,解冻导热板的制备材料为平板热管、热管、铜板和铝板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呈扁平状且其宽度与温差电池的宽度一致,解冻导热板的制备材料为平板热管、热管、铜板和铝板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温差电池的热端固定于散热器,温差电池的冷端固定于温差电池冷端导热板;温差电池与散热器和差电池冷端导热板之间均通过热硅胶或3M双面胶固定(以便排除它们之间的空气减小热阻);各个温差电池之间的连接方式为串联或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1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壳寡糖制备的食品天然复合防腐剂
- 下一篇:一种高钙鳕鱼丸及其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