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粘板重度盐碱地的工程改良与生态建植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0007179.1 申请日: 2018-01-04
公开(公告)号: CN108076719B 公开(公告)日: 2020-03-24
发明(设计)人: 姚荣江;杨劲松;王相平;陈强;谢文萍;陶建宇;郑复乐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分类号: A01B79/02 分类号: A01B79/02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唐循文
地址: 210008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重度 盐碱地 工程 改良 生态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粘板重度盐碱地的工程改良与生态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粘板重度盐碱地地下铺设暗管排盐系统,所述的暗管排盐系统为吸水管外包砂石滤料的单级排水系统,吸水管为带孔PVC双螺纹管,直径110mm,埋设在地下1.2-1.5m深度,坡度为0.4-0.7‰,吸水管铺设的间距为15-30m;吸水管的外包料采用砂石滤料,开挖宽度30cm、深度1.3-1.6m的沟槽,在沟槽内先铺设厚10cm的砂石滤料,然后将PVC吸水管置于沟槽中部,并在其上再覆20cm的砂石滤料,形成波纹管周围30×30cm2的过滤层,然后回填土方并压实;所述砂石滤料为:要求Ke/Ks≥10,Ke为砂石滤料的渗透系数,Ks为周围土层的渗透系数,同时D15≥4d15和D15≤4d85,D15为砂石滤料的颗粒粒径分布中小于15%时的颗粒直径,d15表示周围土层土壤颗粒含量小于15%时的颗粒直径,d85表示周围土层土壤颗粒含量小于85%时的颗粒直径;土壤剖面质地为粘壤土类,吸水管的铺设的间距为20-30m;土壤剖面质地为粘土类,吸水管的铺设的间距为15-20m;根据暗管排水系统的管道走向布局开挖明沟排水系统深松打破粘板层并施入石膏,将石膏均匀施入土壤,石膏的施用量GR根据下式确定:

GR=86·CEC·(ESP-5%)·ρb·D

式中:86为石膏相对分子质量172×1/2;CEC为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mol/kg;ESP为施用石膏前土壤碱化度,%;ρb为土壤容重,g/cm3;D为改良土壤的深度,设定为20cm;5%为土壤碱化度的容许值;GR为石膏需要量,t/hm2;与耕层土壤旋耕混匀后灌溉洗盐,灌溉量的确定采用间歇漫灌法,每次灌溉量50mm,入渗后采样测定0-60cm深度土壤含盐量,当40-60cm土层含盐量(g/kg)高于灌溉水电导率(dS/m)的0.5-0.7倍时继续灌溉,当含盐量低于该值时停止灌溉;再根据灌溉水质确定适宜的耐盐植物类型并起垄栽植植物;所述开挖明沟排水系统的具体方法为:沿着吸水管的方向开挖明沟,剖面土壤盐分<10g(盐)/kg(土)的明沟间距100-120m,剖面土壤盐分>10g(盐)/kg(土)的明沟间距80-100m,明沟上口宽3-5m,底部宽1-2m,高度1.4-1.7m,坡度0.3-0.5‰;垂直吸水管的方向开挖斗沟,斗沟上口宽6-8m,底部宽2-4m,高度1.7-1.9m,坡度0.3-0.5‰;斗沟沟底比吸水管出水口低20-4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粘板重度盐碱地的工程改良与生态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粘板重度盐碱地的生态建植方法为:根据该地区稳定来源灌溉水的水质和植物耐盐阈值选择适宜的植物类型:

(1)当灌溉水电导率<3dS/m,种植耐土壤盐分阈值小于2.0g/kg的植物,所述植物为红叶石楠、夏鹃、含笑、海棠或女贞;

(2)灌溉水电导率介于3~5dS/m,适宜种植耐土壤盐分阈值2.0~3.0g/kg的植物,所述植物为黄杨、冬青、匍地柏、杞柳或竹柳;

(3)当灌溉水电导率介于5~8dS/m,适宜种植耐土壤盐分阈值3.0~5.0g/kg的植物,所述植物为海桐、马蔺、白蜡条、海滨木槿或芙蓉葵;

(4)当灌溉水电导率>8dS/m,适宜种植耐土壤盐分阈值大于5.0g/kg的植物,所述植物为柽柳、海滨锦葵、枸杞、星星草或狗牙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粘板重度盐碱地的工程改良与生态建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1)针对草本的生态建植植被,机械开沟起畦,畦床宽2.5~3.5m,畦床间以沟隔开,沟上口宽20~25cm,下口宽10-20cm,高15-20cm,畦上播种后覆盖秸秆,秸秆用量1.0-1.5kg/m2,定期采样监测0-40cm土壤盐分,高于植物耐盐阈值后进行畦灌压盐;

(2)针对灌木和乔木的生态建植植被,机械开沟起垄,垄上口宽30-40cm、垄下口宽60-70cm,垄高25-30cm,垄间距20-40cm,垄上覆全黑膜,膜厚度0.008~0.014mm,然后移栽植物,定期采样监测垄上土壤盐分,高于植物耐盐阈值后进行沟灌洗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1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