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铁元素分离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7743.X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3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潘大为;韩海涛;王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D71/68 | 分类号: | B01D71/68;B01D71/58;B01D71/34;B01D71/28;B01D71/26;B01D69/06;B01D67/00 |
代理公司: | 烟台智宇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30 | 代理人: | 刘帅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离膜 截留层 铁元素 支撑层 制备 高分子分离膜 高分子材料 多孔结构 分离功能 分离效果 复合结构 孔径分布 耐酸碱性 无机材料 胶体态 颗粒态 离子态 | ||
1.一种用于铁元素分离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a)具有支撑层和截留层的多层结构;
(b)所述的均孔截留层和支撑层都是多孔结构,其中截留层的表面膜孔直径为25 nm ~450 nm,孔径分布小于1.2;
(c)所述的支撑层可需要基材,也可不需要基材,其中所述基材起增强作用;
(d)分离膜厚度为50 μm ~300 μm;其中截留层厚度为50 nm ~ 150 μm,占分离膜厚度的0.1 ~ 50 %;支撑层厚度为150 μm ~300 μm,占分离膜厚度的50 ~ 99.9 %;
(e)分离膜可为平板膜,在0.1 MPa和25 ℃下的纯水通透率大于200 LMH.ba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截留层材料为高分子材料或无机材料,其中高分子材料包括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砜嵌段共聚物和聚偏氟乙烯嵌段共聚物,无机材料包括氧化铝、碳化硅和氮化硅,支撑层材料为上述高分子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分离膜,支撑层和截留层均使用高分子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a)将高分子溶液涂布在聚酯纤维无纺布上;
(b)使所述高分子溶液含浸在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中,然后使所述高分子溶液与凝固浴接触,由此通过相分离形成含浸在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中的支撑层;
(c)在所述支撑层上形成截留层;
(d)将(a) (b) (c)所形成支撑层在40 ~ 60 ℃真空干燥处理;
(e)将(a) (b) (c) (d)步骤所形成的复合多层分离膜一定温度的水溶液或醇溶液或醇水混合溶液中浸泡12小时~24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分离膜,支撑层为高分子材料,截留层为无机材料,其制备步骤包括:
(a)将高分子溶液涂布在聚酯纤维无纺布上;
(b)使所述高分子溶液含浸在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中,然后使所述高分子溶液与凝固浴接触,由此通过相分离形成含浸在所述聚酯纤维无纺布中的支撑层;
(c)将(a) (b)所形成初生态复合多层分离膜在40 ~ 60 ℃真空干燥处理;
(d)使用胶黏剂将无机材料粘附于支撑层上;
(e)将(a) (b) (c) (d)步骤所形成的复合多层分离膜一定温度的水溶液或醇溶液或醇水混合溶液中浸泡12小时~24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支撑层和截留层均使用高分子材料时,其中所述步骤包括在基材上同时涂布形成所述支撑层的高分子溶液α和形成截留功能层的高分子溶液β之后,使其与凝固浴接触从而发生相分离,同时涂布包括高分子溶液α在到达基材之前与高分子溶液β接触的状态,即在将高分子溶液α涂布在基材上时,将高分子溶液β涂布在高分子溶液α 上的状态;同时涂布也包括高分子溶液α先涂在基材上,在未进入凝固浴前,将高分子溶液β涂布在高分子溶液α层上的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溶液α与所述高分子溶液β可为同一种高分子材料,其特征在于:
(a)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溶液α,由10 ~ 25 wt.%高分子材料和75 ~ 90 wt.% 良溶剂等组成;
(b)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分子溶液β,由10 ~ 20 wt.%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0 ~ 5wt.%非溶剂和75 ~ 90 wt.% 良溶剂等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74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