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苗木繁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07789.1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6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冯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阳春 |
主分类号: | A01G2/10 | 分类号: | A01G2/10;A01G31/00;G05B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9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苗木 繁育 方法 | ||
一种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枝叶采集:优选优质苗木,挑选当年新发春梢或前一年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以整枝或留芽短剪采集枝叶;步骤2.枝叶处理:挑选优质半木质化带叶枝条,去掉基部第1至2片叶,向下斜切切断枝条,枝条向上留2‑3张叶片平口横切为繁育材料;步骤3.扦插处理:先将繁育材料下端放入配有生根剂容器中,生根剂液没过繁育材料底部2‑3cm,适时直立扦插入透气、吸水的基质上,轻压固定;步骤4.计算机智能控制:开启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监测叶面、基质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调节参数。本发明采用选择枝叶繁育,计算机系统辅助控制生长环境参数,既有丰富的繁育材料,又大大缩短了繁育周期至1‑3个月,是现代农业智能化、工厂化育苗的有效途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农作物种植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苗木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扦插是植物的人工营养繁殖方法之一。即把一种植物的一段枝叶扦插在培养基质上,使这段枝叶长成一株完整的植株。扦插是利用植物的全息性和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再生的机能来进行的,扦插时,通过对植物枝叶下端切口部分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促使伤口快速愈合,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再生新根,通过计算机控制系统对枝叶生长小环境的温、光、水、气、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精准控制,促进枝叶光合作用,为植物生长提供基础营养、生长激素,促进新根再生、新芽抽生。扦插枝叶长成的植株是一株完整的植株,她具有母树的完整基因,是植物品种优选繁育和工厂化育苗的有效途径。
目前,对于商品苗木的繁育,一是种子繁育,种子繁育主要用于常规绿化苗木的繁育。二是嫁接繁育,嫁接繁育抗逆性较好适用于果蔬繁殖,但繁育周期长,一般为1-2年,嫁接成活率低。三是扦插繁育,由于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扦插成活率往往很低,特别是难生根植物更是不能扦插繁殖 。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用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苗木繁育成活率并适合工厂化快速繁育,为此公开了一种苗木繁育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苗木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枝叶采集:优选优质苗木,挑选当年新发春梢的或前一年生长良好的半木质化枝条,以整枝或留芽短剪采集枝叶;
步骤2.枝叶处理:挑选优质半木质化带叶枝条,去掉基部第1至2片叶,并在下端叶芽背面1-1.5cm处,以45至60度角向下斜切切断枝条,枝条向上留2-3张叶片,在距顶叶叶芽0.8-1.2cm处横切切断枝条并控制切面平滑;
步骤3.扦插处理:先将枝叶下端放入配有生根剂容器中,生根剂液没过枝叶底部2-3cm,浸泡8-12小时,适时直立扦插入透气、吸水的基质上,轻压固定,扦插深度2-3cm;
步骤4.计算机智能控制:开启计算机智能控制系统,监测叶面、基质环境参数,根据环境参数自动调节温、光、水、肥、气供给。
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的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枝叶附近湿度、光照时间、基质EC值,控制范围为:温度25至30℃,光照每日10-12小时、湿度65-85%、EC值在根系分生期为1.5-2mmhos /cm,新芽生长期为2-3 mmhos /cm,炼苗期为3-4 mmhos /cm,所述EC值为电导率。
本发明所述苗木繁育方法,具备以下优越性,
1、用于繁育的枝叶是在优良性状的母树上采集的枝叶,具有与母树相同的优良遗传基因,繁育的苗木与母树一致的优良性状,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繁育手段。
2、用于繁育的枝叶是在优良性状的母树上采集的新生半木质化枝叶,具有快速生长的内部生长激素,在外部适宜的生长环境下,能快速生根、发芽,并能快速多代繁殖,繁殖效率高,适合工厂化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阳春,未经冯阳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77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电材料及连接结构体
- 下一篇:大型空间WiFi多点接入系统及其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