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8605.3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0 |
发明(设计)人: | 方进;孙越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导 磁化 装置 | ||
1.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该磁化装置包括磁场单元、线圈组单元、超导样品单元、底座及第一、第二连接组件;所述磁场单元包括磁场线圈骨架(1)、第一磁场线圈(2)和第二磁场线圈(5),第一磁磁场线圈(2)和第二磁场线圈(5)同向绕制在磁场线圈骨架(1)上,所述第一磁磁场线圈(2)和第二磁场线圈(5)参数相同,所述磁场线圈骨架(1)通过第一、第二连接组件(13、14)固定于底座(12)上;第一磁场线圈(2)与第二磁场线圈(5)的一对异名端接于第二接线柱(15b)上,另外一对异名端分别接于第一、第三接线柱(15a、15c)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超导样品单元包括:超导带材样品(17)、拾波线圈(6)、第一样品支架(3)和第二样品支架(4);所述拾波线圈(6)嵌于第一样品支架(3)的矩形M凹槽内,拾波线圈(6)两端的引线从第一样品支架(3)的L槽引出;所述超导带材样品(17)嵌入第二样品支架(4)的样品S槽内;所述第一样品支架(3)和第二样品支架(4)通过凹凸配合构成样品组合支架,拾波线圈(6)的几何中心与超导带材样品(17)的几何中心重合;
将所述样品组合支架插入磁场线圈骨架的C孔中,使第一样品支架(3)的P面和磁场线圈骨架(1)的Q面贴合;
所述线圈组单元包括:磁场探测线圈支架(7)、磁场探测线圈(8)、补偿线圈支架(9)和补偿线圈(10);磁场探测线圈(8)绕制在磁场探测线圈支架(7)的T端,所述磁场探测线圈(8)的引出线分别接于第四、第五接线端子(16d、16e);
所述磁场探测线圈支架(7)的R’端嵌于磁场线圈骨架(1)的R端口内;补偿线圈(10)绕制在补偿线圈支架(9)上,所述补偿线圈支架(9)的T’端与上述磁场探测线圈支架(7)的T端螺纹连接,可沿轴向移动;
所述补偿线圈(10)和拾波线圈(6)的一对同名端接于第一接线端子(16a),另一对同名端分别接于第二、第三接线端子(16b、16c)上;
所述磁场单元和线圈组单元同轴;
所述磁场线圈骨架(1),第一、第二连接组件(13、14)、底座(12)、磁场探测线圈支架(7)、补偿线圈支架(9)、第一样品支架(3)、第二样品支架(4)均由非导磁且耐低温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带材样品(17)的长度至少大于拾波线圈(6)长度的3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拾波线圈(6)的宽度至少为超导带材样品(17)宽度的3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设有液氮流通孔(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场探测线圈(8)与超导带材样品(17)距离为第一磁磁场线圈(2)有效半径的2-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导带材磁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导磁且耐低温材料包括环氧树脂、玻璃钢和聚四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交通大学,未经北京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6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检测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磁共振信号实时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