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08719.8 | 申请日: | 2018-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438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鹏;彭晓杰;黄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22/22 | 分类号: | A01G22/22;A01G22/4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帮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7 | 代理人: | 颜春艳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烟草 交替 种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公开的步骤如下:步骤1)水稻种植:选种,育秧,秧苗移栽及移栽后的田间管理,待水稻成熟后收获;步骤2)水稻田管理:水稻收获后,将收割的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步骤3)烟草种植:施肥后移栽种植烟草;步骤4)烟草管理:除草、除虫、灌溉、施肥;步骤5)烟草收获:烟草成熟后采收;该方法大大减少了烟草种植过程中化肥的使用,改良了土壤性状,提高了烟叶的产量,并大大提升烟叶里香气物质的含量,提升烟叶的品质。烟草与大豆或小麦进行套种,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防止元素的流失,保证元素的重复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利于保护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属于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主要是单纯依靠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以保持烟叶的高产量,而大量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对烟叶种植土壤和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部分种烟时间较长的优质烟区出现土壤养分的非均衡性富集和耗减,土壤养分供给失衡,农田生态环境恶化,从而导致烟叶质量和烟叶种植效益明显下降,给烟草种植者造成了损失,同时也制约了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如何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一直是种植者们追求的,除了研究出新的种植品种以外,种植方法也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例如,专利CN201420458185.6中公开了一种防控烟草黑胫病的烤烟、花生种植结构,通过在每株烤烟两侧种植花生,利用作物物种间的多样性和化感作用,发挥花生的化学调控机制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进行抑制,并打破烤烟对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趋化诱导,从而防控烟草黑胫病的发生。专利CN201510415473.2中提供一种油菜和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包括在烟田中种植油菜;油菜进入绿熟期后,将油菜秸秆和油菜籽整体压青;将培育好的烟苗移栽至压青后的烟田中,从而提高了烟叶产量和品质。专利201210068405.X中提供一种烟草套种大豆的栽培方法,可高效利用光热资源,解决烟区连作障碍,稳定烟草种植面积,提高大豆产量。
为了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现有技术中披露了较多烟草与其他作物交替种植或套种的方法,但采用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大大减少了烟草种植过程中化肥的使用,从而改良土壤性状,还能提高烟叶的产量,并大大提升烟叶里香气物质的含量,提升烟叶的品质。并且,在烟草种植时,可进一步与大豆、小麦等进行套种,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种植空间和资源,防止元素的流失,保证元素的重复利用,以及生态系统的循环与平衡,利于保护环境。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具体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水稻种植、水稻田管理、烟草种植、烟草管理和烟草收获。
进一步地,水稻与烟草交替种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水稻种植:选种,育秧,秧苗移栽及移栽后的田间管理,待水稻成熟后收获;
步骤2)水稻田管理:水稻收获后,将收割的秸秆全量覆盖还田;
步骤3)烟草种植:施肥后移栽种植烟草;
步骤4)烟草管理:除草、除虫、灌溉、施肥;
步骤5)烟草收获:烟草成熟后采收。
进一步地,步骤2)水稻田管理是指水稻收获后,将收割的秸秆全量覆盖还田,其中所述秸秆全量覆盖还田是指将秸秆粉碎后直接耕翻埋入土壤;或者将秸秆集中堆制或沤制腐熟后分散到土壤;或者牲畜过腹还田,即通过给牲畜饲喂秸秆,变成肥料还田。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施肥是指将基肥拌匀后,均匀的撒在采收水稻之后的土壤表层,基肥的用量按照当地的施肥习惯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未经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087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