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风窗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0036.6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刘石生;刘志雄;陈作尚;陆志光;曹宏宇;王健祥;钱志生;冷剑;黎颖茵;张乔琳;范群芳;程志秋;岑添云;张飞茂;莫有光;蔡冠华;谭正文;陈建文;李廷城;邓子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E05F15/71;E05F1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8 | 代理人: | 郭官厚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风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风窗及其控制方法,包括:控制主机、窗体电动开窗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控制主机与电动开窗器、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连接,室内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窗体室内一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窗体室外一侧,控制主机根据室内温湿度传感器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的测量结果驱动所述电动开窗器开启或关闭窗体,该方法将室内外温度和湿度测结果发送至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对比接收到的室内外温度和室内外湿度测量结果驱动窗体开启或闭合。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具有防潮要求的配电站、室或者房间,可保持室内干燥通风环境,避免设备或者物件因潮湿而出现故障;具有安装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风窗及其控制方法,属于配电站防潮除湿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配电站的门窗典型设计主要是用于电房的通风和室内的降温作用,要求:“尽量要求自然通风,百叶窗应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措施”。因此,主要是以长期敞开为主,但忽略了配电房的防潮要求,以南方电网的南方地区为例,每年的2-5月都会持续出现雨雾的潮湿天气,窗户敞开将导致配电房室内电气设备严重潮湿,从而导致电气设备受到不同程度的设备障碍甚至造成事故,配电房防潮除湿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
因此,研制一种可根据配电站室外和室内温湿度情况,自动开启或闭合的通风窗及其控制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并且该发明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作出改进,即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通风窗,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基于通风窗的控制方法,可根据配电站室外和室内温湿度情况,自动开启或闭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机(1)和窗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动开窗器(3)、室内温湿度传感器(4)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5),所述控制主机(1)与所述电动开窗器(3)、室内温湿度传感器(4)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5)连接,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5)设置在所述窗体(2)室内一侧,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6)设置在所述窗体(2)室外一侧,所述控制主机(1)根据所述室内温湿度传感器(4)和所述室外温湿度传感器(5)的测量结果驱动所述电动开窗器(3)开启或关闭所述窗体(2)。
前述的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机(1)与所述电动开窗器(3)、室内温湿度传感器(4)和室外温湿度传感器(5)的连接方式为有线或无线网络连接。
前述的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开窗器(3)是具有遇到障碍物自动停止动作功能的开窗器。
前述的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开窗器(3)的最大推拉力为200牛顿至300牛顿;静止状态的锁紧力不小于1000牛顿。
前述的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开窗器(3)的开、关窗速度为5厘米/秒至10厘米/秒。
前述的通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窗体(2)上设置有防盗纱窗。
一种基于前述通风窗的通风窗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主机(1)驱动电动开窗器(3)关闭窗体(2);
室内温湿度传感器(4)持续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控制主机(1);
室外温湿度传感器(5)持续测量室外温度和湿度并将测量结果发送至控制主机(1);
S2、控制主机(1)对比接收到的室内外温度和室内外湿度测量结果,如果室内温度比室外温度高于预设温差时,同时室内湿度比室外湿度高于预设湿度百分比时,执行步骤S6,否则执行步骤S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00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