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屏公共电压的烧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1097.4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6 | 分类号: | 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徐汇***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屏 公共 电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公共电压的烧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显示屏公共电压的烧录方法,包括:获取对显示屏预热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为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最小闪烁值对应的公共电压值,闪烁值表示所述显示屏的闪烁程度;由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与预设偏移范围之和确定公共电压烧录范围;获取所述公共电压烧录范围内的任一公共电压值进行烧录,以使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满足闪烁标准。本发明既改善了非对称电极结构显示屏的闪烁问题,使显示屏的闪烁符合闪烁标准,又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公共电压的烧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大屏化,同一液晶显示屏包括多个小屏。通常,公共电压值都采用软件初始化设定,所有小屏的公共电压值都相同。但因为受到阻抗差异等因素的影响,每个小屏的最佳公共电压值并不相同,最佳公共电压值偏离初始化设定的公共电压值越远的小屏会出现闪烁问题。
目前,可通过一次性可编程对每个小屏单独烧录最佳公共电压值,解决上述由于小屏个体差异导致的闪烁问题。但是,对于非对称电极结构(显示屏通电后,像素电极上的空穴数量与公共电极上的电子数量不等)的显示屏,会发生闪烁漂移,即显示屏通电后,显示屏内所有电性相关的离子和电子开始移动,最终达到平衡状态,而达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闪烁值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对于非对称电极结构的显示屏,其闪烁值与开机时间相关,及时公共电压值已经调节好,显示屏开机无闪烁,待电荷平衡后显示屏可能会出现较大的闪烁。
因此,面板供应商通常将显示屏预热90秒,等电荷平衡后确定最佳公共电压值,再将公共电压值烧录到公共电压驱动芯片中。而对每个显示屏都利用该方法进行公共电压值的烧录,显然会大大降低生产效率,耗费巨大的生成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显示屏公共电压的烧录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改善非对称电极结构显示屏的闪烁问题,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屏公共电压的烧录方法,包括:
获取对显示屏预热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其中,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为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最小闪烁值对应的公共电压值,闪烁值表示所述显示屏的闪烁程度;
由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与预设偏移范围之和确定公共电压烧录范围;
获取所述公共电压烧录范围内的任一公共电压值进行烧录,以使所述显示屏的显示画面满足闪烁标准。
可选的,所述由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与预设偏移范围之和确定公共电压烧录范围的步骤包括:
由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与预设公共电压偏移量之和确定烧录中心值,其中,所述预设公共电压偏移量由对多个显示屏预热所述第一设定时间内的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以及预热第二设定时间内的第二最佳公共电压值的差值平均量确定,所述第二最佳公共电压值为所述第二设定时间内最小闪烁值对应的公共电压值;
由所述烧录中心值与中心偏移量之和,以及所述烧录中心值与所述中心偏移量之差,确定所述公共电压烧录范围,其中,所述中心偏移量为在满足闪烁标准的条件下,所述第二最佳公共电压值的偏移量。
可选的,所述由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与预设公共电压偏移量之和确定烧录中心值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第一最佳公共电压值加上12个值得到所述烧录中心值,其中,电压值变化1个值对应公共电极电压变化0.01V;
所述由所述烧录中心值与中心偏移量之和,以及所述烧录中心值与所述中心偏移量之差,确定所述公共电压烧录范围的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闻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0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