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密封装置和具有双组分密封装置的驱动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1414.2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69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卡尔-海因·罗森塔尔;格尔德·格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布洛泽汽车部件制造沃尔兹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E05F15/60;H05K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丁永凡 |
地址: | 德国沃***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装置 具有 组分 驱动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单元上的通道密封的密封装置,当壳体经装配到接口部段上的密封装置在承载构件的穿通口区域中贴靠承载构件时,经密封装置密封在驱动单元壳体上用于连接电连接件的接口部段,电连接件穿过穿通口伸出,密封装置具有弹性材料构成的用于密封地贴靠在承载构件的穿通口的边缘上的密封元件,和比密封元件材料更硬的材料构成的用于将密封装置固定在接口部段上的紧固件,密封元件具有第一连接部段且紧固件具有第二连接部段,密封元件和紧固件在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上彼此固定且密封元件的第一连接部段和紧固件的第二连接部段沿密封装置的纵轴线延伸,使得在密封装置固定在接口部段上时,第一和第二连接部段沿接口部段的外侧面延伸。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提供在驱动单元上的通道密封的密封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这种通道密封的驱动单元。
背景技术
具有通道密封的驱动单元例如使用在车窗升降器中。在这种情况下,设计用于外力操纵地调节车窗玻璃的驱动单元常规地安装在潮湿空间中,例如安装在车门的内部。为了驱动单元的供电和/或控制,所述驱动单元与至少一个电连接件,例如具有插塞连接器的尤其作为线缆束的一部分的线缆连接,其中经由电连接件与驱动单元连接的电部件以防潮的方式安装在干燥空间中。因此,电连接件必须从干燥空间引入到潮湿空间中,在所述潮湿空间中设置有驱动单元。电连接件在驱动单元的壳体上的接口部段上插接或插入。
为了防止湿气侵入壳体的接口部段上的电接触的区域中,设有通道密封。所述通道密封将接口部段密封并且通常也防止湿气从潮湿空间穿过穿通口到达干燥空间中,电连接件穿过所述穿通口被引导至接口部段。这种穿通口通常设置在承载构件上,例如车门的总成承载件上,驱动单元固定在所述总成承载件上。
从现有技术,例如DE 100 03 688 A1和DE 11 2004 000 345 T5中已知的密封装置构成为单独制造的构件,在驱动单元安装在承载构件上并且电连接件插接到接口部段上之前,所述构件被装配到驱动单元的壳体上的接口部段上。在这种情况下,用于提供通道密封的密封装置的单独的制造相对于与驱动单元的壳体一件式地成型的通道密封具有如下优点:能够显著地降低制造成本。如果通道密封以双组分或三组分注塑法一件式地在壳体上构成,那么这由于相对复杂的模具构型,尤其在具有注塑到其上的通道密封的所制造的壳体的脱模方面,造成高的模具成本。
在用于通道密封的单独制造的密封装置中还存在如下困难,当驱动单元常规地与密封装置装配时,所述密封装置一方面可靠地固定在壳体的接口部段上而另一方面实现期望的密封作用。与之相应,从DE 100 03 688 A1和DE 11 2004 000 345 T5中已知的密封装置分别设有由弹性材料构成的密封元件,所述密封元件用于密封地贴靠在穿通口的边缘上,电连接件引导穿过所述穿通口,以及设有紧固件,密封装置经由所述紧固件固定在壳体的接口部段上。在这种情况下,DE 100 03 688 A1的作为要单独与驱动单元的壳体连接的、一件式地制造的密封装置设有相对耗费的固定机构,其用于将紧固件固定在壳体的接口部段上。在DE 11 2004 000 345 T5的密封装置中,紧固件又同时集成有插头部段,所述插头部段插入到壳体的插孔中并且导电地与驱动单元的控制电子装置耦联。这两个解决方案使密封装置的装配变得困难和/或提高用于密封装置的制造成本。
此外,密封装置的设计对于不同型号的驱动单元的匹配也总是仅能极其耗费地实现的,因为必须随时改变整体的结构。
发明内容
以此为出发点,基本目的是提供在此方面得到改进的密封装置和驱动单元的具体的解决方案。
所述目的通过一种密封装置以及一种驱动单元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布洛泽汽车部件制造沃尔兹堡有限公司,未经布洛泽汽车部件制造沃尔兹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4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