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及其制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1457.0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1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杨闵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43/1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章侃铱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状金属导体 导体 柱状金属 制法 电连接器 绝缘本体 电连接器制造 埋入射出成型 密闭气体 一轴 周面 轴向 制备 泄漏 组装 环绕 穿过 覆盖 | ||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法,其制法步骤包含有:制备管状金属导体与柱状金属导体,柱状金属导体沿着一轴向穿过管状金属导体内部,且管状金属导体及/或柱状金属导体的周面设有环绕轴向的至少一凹槽;组装O型环定位于凹槽,此时O型环凸出于凹槽;以及定位管状金属导体、柱状金属导体与O型环,进行埋入射出成型以形成一绝缘本体覆盖O型环。通过前述制法制成的电连接器制造过程简单而具有较低的成本,并且在形成绝缘本体的同时密闭气体泄漏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适用于电力传输,具有结构简单与制作成本较低的优点,还可以提供良好的防水与防止气体泄漏的效果。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是电子装置不可或缺的连接接口,现有的电连接器制作方法,举例而言包含以下步骤:准备正负极片、绝缘套管与壳体,将正极片组装于绝缘套管,再将负极片组装于绝缘导管外侧,最后组装壳体以遮蔽负极片,而完成整个电源连接器。由此可知,四个零件就需要耗费四个步骤才能完成制造组装,耗费较多的工时。
此外,为了密封正负极片、绝缘套管与壳体之间的间隙,现有的方法是利用灌胶的方式进行密封,以防止气体泄漏,制程又变得更加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及其制法,可以达到简化制程的效果,而且提供良好的气密与防水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其步骤包含有:制备一管状金属导体与一柱状金属导体,柱状金属导体沿着一轴向穿过管状金属导体内部,且管状金属导体及/或柱状金属导体的周面设有环绕轴向的至少一凹槽;组装O型环定位于凹槽,此时O型环凸出于凹槽;以及定位管状金属导体、柱状金属导体与O型环,进行埋入射出成型以形成一绝缘本体覆盖O型环。
前述技术方案只需要3道工序即可完成电连接器的制作,同时绝缘本体会压缩O型环,进而确实封闭电连接器内部气体的泄漏路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使用前述的制造方法所制成,其中管状金属导体与柱状金属导体为同轴设置。
因此,埋入射出成型步骤当中塑料灌注方向能够平行轴向,有较佳的流动性来提高制程良率。除此之外,O型环还可以与轴向相垂直,同样有助于提升制程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较佳实施例中柱状金属导体与O型环组装后的剖视图。
图2为较佳实施例电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3为较佳实施例的制作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 柱状金属导体 11 插接部 12 第一凹槽
13 翼片 20 管状金属导体 21 接触面
22 第二凹槽 23 第三凹槽 24 定位凹部
30 O型环 40 绝缘本体 S1~S4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完整说明本发明的内容与特点所在,提供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请参考图1与图2,本实施例的电接器是由一柱状金属导体10、一管状金属导体20沿着一轴向L穿过该管状金属导体10,三O型环30与一绝缘本体40所共同组成。
柱状金属导体10为在本实施例为长杆状并作为正极端子,其一端具有一插接部11,其外周面中段设有第一凹槽12与翼片13。在本实施例中,柱状金属导体10的长轴与前述轴向L重叠。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柱状金属导体10的长轴与前述轴向L也可以不重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健和兴端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4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卫生间墙板用防水蒸汽插座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