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道余压电机叶轮一体化发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1949.X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5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葛玲;李泽宇;于涛;骆锐东;杨志乾;李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3/12 | 分类号: | F03B3/12;F03B11/0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3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压电 叶轮 一体化 发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余压电机叶轮一体化发电装置,包括机身,机身上固定设置大叶轮,机身内部为空腔,空腔内通过轴承固定设置中间轴,中间轴与定子铁芯同轴固定,定子铁芯外部设有定子线圈,机身内壁上与定子线圈对应的部位固定设置磁铁转子;大叶轮外部套设外壳,外壳与中间轴固定连接;外壳上与大叶轮对应的部位与水平入油管连接外壳下部与竖直出油管固定连接;中间轴、水平入油管、竖直出油管两两垂直;水平入油管、竖直出油管的管径,大幅小于外壳的壳径。本发明将叶轮和发电机合二为一设计成紧凑型的管道内的水轮发电装置,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成本较低;利用管道内液体的余压作为发电机的动力来源进行发电,减少能量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管道余压的发电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管道余压电机叶轮一体化发电装置,属于发电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利用管道压力进行发电的装置,管道压力转化为叶轮旋转动力的效率较低,而且结构上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大空间,而且成本也较高;此外,由于结构设计不够紧凑,为了监测轮机转速、发电功率等参数,设置传感器的难度较大,需要额外加工特殊的置放传感器的结构,产品的集成度较低,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余压电机叶轮一体化发电装置,将叶轮和发电机合二为一设计成紧凑型的管道内的水轮发电装置;利用管道内液体的余压作为发电机的动力来源进行发电,减少能量浪费;在转子和定子之间设置传感器,可对轮机转速、发电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管道余压电机叶轮一体化发电装置,包括机身6,机身6上固定设置大叶轮7,机身6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内通过轴承15固定设置中间轴10,中间轴10与定子铁芯19同轴固定,所述定子铁芯19外部设有定子线圈18,机身6内壁上与定子线圈18对应的部位固定设置磁铁转子16;所述大叶轮7外部套设外壳,所述外壳与中间轴10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上与大叶轮7对应的部位与水平入油管1连接外壳下部与竖直出油管2固定连接;中间轴10、水平入油管1、竖直出油管2两两垂直;所述水平入油管1、竖直出油管2的管径,大幅小于外壳的壳径。
进一步的,所述磁铁转子16与定子线圈18之间设有霍尔传感器17,对轮机电参数进行检测。
更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轴10上开设径向槽和轴向孔连通的槽孔结构,所述霍尔传感器17的传感器数据线及定子线圈18的输电线沿所述槽孔结构向外延伸出来。
更进一步的,外壳包括左端大外壳21与右端大外壳22,两者相互装配。
进一步的,所述中间轴10的两端分别设有外部油封12和螺母13,中间轴10两端设有用于与所述螺母13锁紧配合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机身6与中间轴10之间设有一对轴承15。
进一步的,所述管道余压电机叶轮一体化发电装置设置在工厂油管内,用于泄压和发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将叶轮和发电机合二为一设计成紧凑型的管道内的叶轮发电装置,结构紧凑,集成度高,成本较低;
2)利用管道内液体的余压作为发电机的动力来源进行发电,减少能量浪费;
3)水平进液管、竖直出液管、中间轴两两垂直且入油管,出油管的管径大幅小于外壳的壳径,从而使进液管,从而使进液管对准叶轮,提高液压转化为叶轮旋转动力的效率,同时竖直出液管能够利用重力进行排液,且能够达到扩管泄压的效果,一举多得。
4)在转子和定子之间设置传感器,可对轮机转速、发电功率等参数进行监测,无需为置放传感器设置特殊的结构,集成度高,成本降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洋大学,未经上海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19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婴儿车
- 下一篇:一种SMT双面贴片印刷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