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2519.X | 申请日: | 2018-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103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端典;李培坤;陈文鸿;刘艳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28 | 分类号: | H01M10/28;H01M10/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存 电池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耐储存型电池包括底部密封上部开口的外壳体,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和第三隔膜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并卷绕成圆柱体且设置于外壳体内部,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和第三隔膜由三层树脂膜热压复合而成,正极片的外侧镀有第一正极活性膜,正极片的内侧镀有第二正极活性膜,负极片的内侧镀有第一负极活性膜,负极片的外侧镀有第二负极活性膜。本发明采用三层隔膜可以使电解液均匀地散步在正极和负极周围,同时采用在正极和负极的两侧分别电镀反应物质,来达到增加电池有效使用时间的目的,同时保证了电池容量和放电率,可以有效保持电量,充满电一年后荷电保持率可达8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速发展,便携式的电子移动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伴随电子移动设备的推广,对其内使用的环境污染低、可多次循环使用的镍氢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除了对镍氢电池容量的需求变高以外,对镍氢电池的使用寿命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储存型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储存型电池,所述耐储存型电池包括外壳体、内壳体、正极片、负极片、第一隔膜、第二隔膜、第三隔膜、负极集电体和正极集电体;其中,第一隔膜、正极片、第二隔膜、负极片和第三隔膜由内向外依次叠加并卷绕成圆筒状电池内芯,负极片的底部焊接有负极集电体,正极片的顶部焊接有正极集电体,负极集电体与正极集电体之间由内壳体密封,且内壳体与所述电池内芯之间具有第一空隙;所述第一隔膜、第二隔膜和第三隔膜结构均由内至外依次分别为底层膜、中间层膜和外层膜,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上均匀形成有若干贯穿所述底层膜和外层膜的第一微孔,所述中间层膜上均匀形成有若干贯穿所述中间层膜的第二微孔;内壳体设置于外壳体内部,且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具有第二空隙,外壳体的上部开口处盖设有绝缘密封圈,在绝缘密封圈的外侧贴合有正极盖帽,绝缘密封圈和正极盖帽的两端设有绝缘件,绝缘件嵌设在外壳体上,负极集电体的底部连接有负极端,负极端穿过外壳体的底部并外露于外壳体,正极集电体的顶部连接有正极端,正极端穿过绝缘密封圈与正极盖帽接触;正极片的厚度为0.2~0.3mm,正极片的外侧镀有第一正极活性膜,所述第一正极活性膜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述底层为氢氧化镍层,所述中间层为钴锌合金层,所述最外层为甲基纤维素层;正极片的内侧镀有第二正极活性膜,所述第二正极活性膜由内到外依次分别为底层、中间层和最外层,所述底层为氢氧化镍层,所述中间层为氧化钴层,所述最外层为甲基纤维素层;负极片的厚度为0.3~0.4mm,负极片的内侧镀有第一负极活性膜,负极片的外侧镀有第二负极活性膜,外壳体内还填充有电解液。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耐储存型电池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一正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6~0.75mm,所述氢氧化镍层、钴锌合金层、甲基纤维素层的厚度均为0.2~0.25mm。更优选地,所述第一正极活性膜由9~15重量份氢氧化镍、2~3重量份钴锌合金和1~2重量份甲基纤维素制成。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耐储存型电池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二正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6~0.75mm,所述氢氧化镍层、氧化钴层、甲基纤维素层的厚度均为0.2~0.25mm。更优选地,所述第二正极活性膜由9~15重量份氢氧化镍、5~8重量份氧化钴和1~2重量份甲基纤维素制成。
作为对本发明所述的耐储存型电池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所述第一负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5~0.6mm;所述第二负极活性膜的厚度为0.2~0.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劲鑫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2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功率型圆柱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铅酸蓄电池低温内化成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