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提花织物织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3861.1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8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周赳;彭稀;刘志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21/00 | 分类号: | D03D21/00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施春宜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渐变 显色 双经三纬 提花 织物 织造 方法 | ||
1.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提花织物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组织结构模型的构建:在组织结构设计中,根据表里经及表里纬的不同选择及组合,确定织物的组织结构模型,其中,经向纱线包括甲经和乙经,两者从左向右按1:1排列形成织物的经向组织组合,纬向纱线包括甲纬、乙纬和丙纬,三者从上至下按1:1:1排列形成织物的纬向组织组合;
上述织物组织结构中,所述显色表经为甲经,显色表纬为甲纬时,甲经与甲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乙经与乙纬、丙纬作为里经、里纬,背衬在织物反面;当显色表经为甲经,显色表纬为乙纬时,甲经与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乙经与甲纬、丙纬作为里经、里纬,背衬在织物反面;当显色表经为甲经,显色表纬为丙纬时,甲经与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乙经与甲纬、乙纬作为里经、里纬,背衬在织物反面;当显色表经为乙经,显色表纬为甲纬时,乙经与甲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甲经与乙纬、丙纬作为里经、里纬,背衬在织物反面;当显色表经为乙经,显色表纬为乙纬时,乙经与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甲经与甲纬、丙纬作为里经、里纬,背衬在织物反面;当显色表经为乙经,显色表纬为丙纬时,乙经与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甲经与甲纬、乙纬作为里经、里纬,背衬在织物反面;
(2)显色组织设计:选择所需的基本组织,设计显色组织,基本组织的有效选择范围为原组织中的斜纹或缎纹,经、纬组织循环数相同为N,N在5到48之间,以基本组织为基础,设计一组影光组织作为显色组织,组织点加强方向为纬向,
当M=N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小,为(N-1)个,
当M=1时,显色组织的数目最大,为[N(N-2)+1]个,
其中,N表示组织循环数,M为影光组织组织点加强数;
(3)里组织设计
根据显色组织的特点并遵循交织平衡的原则,里组织的组织循环数与显色组织循环数相同或互为整倍数关系,为满足织物结构交织平衡的技术要求,显色组织和里组织的经、纬交织次数要求相同,在单纬渐变显色里组织结构设计中,有两组纬纱分别与里经交织,形成里组织一和里组织二,考虑到经纬交织平衡和织物反面显色效果,在里层的两纬采用全遮盖结构设计方法,里组织一始终遮盖里组织二,所述里层的两纬采用全遮盖结构设计方法,以确保经纬交织平衡和织物反面显色效果,使里组织一始终遮盖里组织二;
(4)接结组织设计:接结组织的组织循环数与显色组织循环数相同或成整倍数关系,所述显色组织为基本组织纬向加强得到的影光组织时,选择里经表纬接结法对显色组织及里组织进行接结,设计接结点为经组织点,与接结点相邻的左、右表经的组织点必须是经组织点,确保接结点能被表经遮盖;
(5)色卡组织流程设计
①在表经与表纬的交织位置绘制显色组织,在里经与里纬的交织位置绘制里组织,表经与里纬的交织点经线全部提升,即全部为经组织点;里经与表纬的交织点经线全部下沉,即全部为纬组织点,②当显色组织为基本组织纬向加强得到的影光组织时,在里经与表纬的交织位置绘制接结组织,③根据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组织结构模型特征,依次完成六种交织结构的组合设计,并建立组织库,分别是甲经甲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组织库、甲经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组织库、甲经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组织库、乙经甲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组织库、乙经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组织库、乙经丙纬在织物表面交织显色组织库;
(6)数码图案设计:设计的数码图案是计算机位图模式,数码图案由六种色彩构成,在每种色彩上再设计渐变色,渐变色的级别少于最大显色组织数,形成具有六种渐变色效果的数码图案,其中,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提花织物结构的最大显色能力与基本组织循环成正比;最大显色数目为:[N(N-2)+1]×6,N表示基本组织循环数;
(7)组合结构设计:将步骤(6)的数码图案中的六种渐变色分别对应六个组织库,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将每种渐变色替换成对应组织库中的组织,形成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组合结构图;
(9)织造:将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组合结构图加上选纬信息,设定经纬密度,选择二组经线、三组纬线,按照上述步骤得到的织物结构图,织造即得单纬渐变显色的双经三纬提花织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386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