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0014173.7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58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戚顺银;薄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捷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06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淬火 油槽 烟气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处理烟气收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工件在油槽中淬火时,一般会引起油槽表面短时的着火并伴随产生大量的油烟,使生产存在不安全因素。传统的淬火油槽一般都是敞开式的,没有安装针对烟气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的设备,使得大量油蒸气和淬火产生的烟气弥散在车间内,污染环境,损害健康。随着国家新的环保法规的不断出台,淬火油烟不能无组织排放,工厂要求无烟化生产,随之,用于收集烟气的各种集烟罩陆续诞生。
现有的集烟罩通常为固定式结构或者移动式结构,但均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固定式结构集烟罩占地空间大,工件只能从单一或几个方向进出,操作空间局限性过大;移动式集烟罩需要一个专属的淬火升降机构,同样占地空间大,且不能实现完全密封,烟气外泄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360°全方位进出工件的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罩体,其中:罩体均为半壳体结构,且均罩设在淬火油槽的上方;至少两个罩体中的至少一个罩体为旋转罩体,旋转罩体可在淬火油槽上方旋转;至少两个罩体能够通过旋转罩体的旋转形成封闭的壳体或者形成用于工件进出淬火油槽的进出料口。
进一步的,罩体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旋转外罩以及旋转内罩;旋转外罩与旋转内罩可在淬火油槽上方独立旋转;旋转外罩和旋转内罩能够旋转形成封闭的壳体或者使旋转内罩旋入旋转外罩以形成用于工件进出淬火油槽的进出料口;进出料口能够朝向淬火油槽周边360°任一方位开启。
进一步的,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还包括用于驱动旋转外罩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旋转内罩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以及中央控制装置,其中: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分别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根据中央控制装置发送的旋转控制电信号分别动作驱动旋转外罩和/或旋转内罩旋转,进而调整进出料口的开启方位及开启角度。
进一步的,淬火油槽的顶部布置有支撑轨道;旋转外罩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支撑轮,旋转内罩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支撑轮;第一支撑轮以及第二支撑轮均与支撑轨道滚动配合。
进一步的,支撑轨道为横截面为正工字型的工字型支撑轨道,旋转外罩底端的第一支撑轮与旋转内罩底端的第二支撑轮分别嵌设在工字型支撑轨道纵梁的两侧。
进一步的,支撑轨道上设置有用于旋转外罩以及旋转内罩位置检测的定位检测装置,定位检测装置与中央控制装置电连接。
进一步的,旋转外罩的半壳体结构的断面上设置有密封装置,其中:密封装置为横截面为L型的L型密封件;L型密封件与旋转内罩的外侧面密封接触。
进一步的,旋转外罩以及旋转内罩的顶面均设置有用于行车钢丝绳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旋转外罩的顶面设置有用于封闭通孔的封孔装置。
进一步的,淬火油槽的上部设置有吊钩安放架,吊钩安放架包括滑动杆以及挂钩,其中:滑动杆的一端能够滑动伸入淬火油槽并且该端的端部设置有挂钩。
本发明的一种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通过旋转内罩与旋转外罩的相对独立旋转,从而实现了工件可360°全方位进出淬火油槽,操作空间的局限性更小,操作更加方便;另外,本发明的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结构设计巧妙、简单,设备占地空间更小,购置成本更低。
2、本发明的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通过对支撑轨道横截面的选择以及第一支撑轮和第二支撑轮与支撑轨道的巧妙镶嵌配合,从而实现了旋转内罩与旋转外罩的顺畅独立旋转,且使得整个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的结构更加紧凑。
3、本发明的旋转外罩上设置有密封装置,通过密封装置的合理布置以及横截面的巧妙设计从而实现了旋转内罩旋出旋转外罩封闭进出料口时的有效密封,有效避免了工件淬火过程中的烟气外泄。
4、本发明的淬火油槽烟气收集装置的淬火油槽的上部设置有吊钩安放架,从而当工件淬火不产烟时,可通过吊钩安放架挂置工件,从而解放了行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车的工作效率。
5、本发明的旋转外罩的侧壁设置有观察窗,可实现工件整个淬火过程的随时查看;观察窗配备有油污清理装置,使得观察窗始终处于较为洁净的状态,从而保证了观察工件淬火状态的清晰度。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捷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亚捷科技(唐山)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17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