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4491.3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7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实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实林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A01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5200 四川省凉山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林下 猴头菇 还原 野生 栽培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猴头菇种植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取优质菌袋,将选出的部分菌袋采用中心孔接菌法接菌,部分菌袋采用一端接菌、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备用;2)将中心孔接菌的菌袋使用铁线串连成菌袋串,备用;3)在菌袋串的顶端加盖一个防水挡板,挡板的宽度大于菌袋的宽度;4)分别把铁线的两端固定在不同树枝上;5)把采用一端接菌、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的菌袋采用三股绳挂袋法挂在树枝上。该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节省了搭建种植大棚的成本,使得猴头菇的种植成本更低,管理起来更加简单,猴头菇的生长状态更加接近野生环境,更加有利于猴头菇和树木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猴头菇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猴头菇又叫猴头菌,只因外形酷似猴头而得名,是中国传统的名贵菜肴,肉嫩、味香、鲜美可口,是四大名菜(猴头、熊掌、燕窝和鱼翅)之一,有“山珍猴头、海味鱼翅”之称,这种齿菌科的菌类,菌伞表面长有毛茸状肉刺,长约1~3厘米,它的子实体圆而厚,新鲜时白色,干后由浅黄至浅褐色,基部狭窄或略有短柄,上部膨大,直径3.5~10厘米,远远望去似金丝猴头,故称“猴头菇”,又像刺猬,故又有“刺猬菌”之称,猴头菌是鲜美无比的山珍,菌肉鲜嫩,香醇可口,有“素中荤”之称。
由于猴头菇的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现在种植猴头菇的商家越来越多,但是若专门为种植猴头菇搭建养殖大棚,不仅成本非常高昂,而且不利于猴头菇的生长。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方法,具备成本低和更加利于猴头菇生长等优点,解决了种植成本非常高昂,而且不利于猴头菇的生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成本低和更加利于猴头菇生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技术,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菌袋,将选出的部分菌袋采用中心孔接菌法接菌,部分菌袋采用一端接菌、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备用;
2)将中心孔接菌的菌袋使用铁线串连成菌袋串,备用;
3)在菌袋串的顶端加盖一个防水挡板,挡板的宽度大于菌袋的宽度;
4)分别把铁线的两端固定在不同树枝上;
5)把采用一端接菌、两头接菌或侧位接菌的菌袋采用三股绳挂袋法挂在树枝上。
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优质菌袋,对选出的菌袋进行接菌;
2)选取粗壮树木,并对树枝的分叉处进行修剪;
3)在相邻的两个树木之间固定连接横杆,将接菌后的菌袋挂在横杆上;
4)在横杆与菌袋的上方覆盖遮盖物。
一种林下猴头菇还原野生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地面上搭建温室大棚,然后将盛满水的鱼缸放置在温室大棚的中心处,在鱼缸内放入鱼和水藻;
2)在鱼缸两侧的地面上种植有机蔬菜;
3)在有机蔬菜的种植缝隙中固定安装支撑架;
4)选取优质菌袋,对选出的菌袋进行接菌;
5)将接菌好的菌袋等距离挂在支撑架上。
优选的,所述铁线的型号为10号,该铁线具有刚性,可以作为穿绳的针来串菌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实林,未经徐实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44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稻壳粉、蚕沙为栽培料的培养平菇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木耳的栽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