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替代数据法的工业过程非线性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0015042.0 | 申请日: | 2018-0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5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谢磊;郎恂;张志铭;吴杭天;苏宏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替代 数据 工业 过程 非线性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替代数据法的工业过程非线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一组待检测工业过程的回路输出信号;
步骤2,计算信号的倒双相干谱函数;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2-1,将信号x(n)平均切分为M个重叠率为25%~75%的信号段,然后进行数据预处理,所述预处理为:将每个信号段中的信号减去该信号段中的信号均值,然后采用窗函数加窗处理;
步骤2-2,分别对每一信号段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相应的频谱函数Zi(f),并根据如下公式估计信号xt的双谱函数,
其中,B(f1,f2)表示信号双谱函数估计量,i表示第i个信号段,f1和f2为双谱函数的频域自变量,表示Zi(f)的共轭函数;
步骤2-3,根据原信号双谱函数,计算其双相干谱,具体公式为:
其中,P(f1,f2)表示信号的双相干谱函数估计量;
步骤2-4,计算信号的倒双相干谱函数估计量,公式如下所述:
其中,bhc(n1,n2)表示信号的倒双相干谱函数估计量,n1和n2表示离散的时域自变量,j表示虚数单位;
步骤3,根据所求取的倒双相干谱函数计算信号的非线性统计指标;
步骤4,在置信水平1-α下,利用LMD-RP替代数据法构造K组原信号的替代数据,其中,α表示显著性水平;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4-1,首先利用局部均值分解算法(LMD)将原信号x(n)分解为p组分解子信号PFk(n),k=1,...,p,以及一项残余信号up(n),用公式表示为:
步骤4-2,利用随机相位(RP)替代数据法处理每一项分解子信号,得到p组替代子信号
步骤4-3,原信号的一组替代数据由如下公式计算得到:
步骤4-4,重复步骤4-1、4-2和4-3,得到K组替代数据,其中K=1/α-1;
步骤5,重复步骤2与步骤3,求取各组替代数据的非线性统计指标;
步骤6,综合原信号与各组替代数据的非线性统计指标,完成单边假设测试,并在假设检验的框架下判定待检测控制回路是否存在非线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替代数据法的工业过程非线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在控制回路为线性的前提下,倒双相干谱bhc(n1,n2)满足仅在n1=0,n2=0或n1=n2时取非零值的特性,非线性统计指标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Θ为所设计的非线性统计指标,K为统计指标计算上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替代数据法的工业过程非线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2中,随机相位(RP)替代数据法具体构造方法如下:
步骤4-2-1,输入原始序列p[n]=PFk(n),n=1,...,N,计算原序列p[n]的离散傅里叶变换z[f],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f=1,2,...,N;
步骤4-2-2,随机化相位,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表示相位0到2π之间的随机值;
步骤4-2-3,将对称化,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θ=1,...,floor(N/2),是的共轭复数,当N为偶数时,又有如下规定:
步骤4-2-4,将进行逆傅里叶变换得到原序列p[n]的替代数据ps[n],具体公式如下:
其中,n=1,2,...,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替代数据法的工业过程非线性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置信水平1-α中,α默认取值为0.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00150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